○ 关育兵
“看夜间门诊的患者,请及时关注屏幕上的叫号。”每天17时之后,北京协和医院门诊楼内就会响起这样的提示音,虽然已经到了平时的下班时间,但门诊楼里依然还有很多患者在等待就诊。北京协和医院已有28个科室提供夜间门诊服务,以方便患者错峰就医。(7月12日《科技日报》)
夜间门诊的开设,对于诸多上班族来说是福音。人吃五谷杂粮,自然会生百病。生病了就需要看病。这看似简单正常的事情,对于一些上班族来说,却是颇为难的。在夜间门诊未开设之前,看病就需要请假,就可能误工,甚至可能给单位留下“不良印象”;但不请假误工,就不能看病。夜间门诊的开设,可以让许多人统筹看病和上班的矛盾,能够实现上班看病两不误。
夜间门诊的开设,对于医院来说也是有一定好处的。在原先的情况下,一些患者稍微有个头疼脑热,只能直接冲到急诊去。随着夜间门诊的推出,其不仅便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急诊的压力,可以将急诊这条“生命通道”留给更有需要的患者。不只如此,夜间门诊还可以分流日间就诊压力,减少日间门诊拥挤情况,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实现对医院现有场地、医疗资源的“双倍”利用。
开设好夜间门诊,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开设夜间门诊的同时,要配套开设常规化验、B超、CT等检查项目,使患者的常规化验检查尽量在当日夜间完成,把“最多跑一次”的服务患者理念落到实处。二是在夜间提供不亚于白天的医疗服务,不可避免地会延长医生、护士等人员的工作时间,除了合理安排之外,适当扩大相关工作人员的数量,或许是更为可行的方法。
事实上,不只看病,政务服务等也存在这样的情况。由于其大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时间、双休机制,这就意味着许多群众要办理一些政务服务,就必须请假办理。否则,就也存在这样的冲突。通过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的上班时间,定期提供夜间政务服务,或者是错时休息,在双休提供政务服务,是能很好地解决一些群众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