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7月13日

贵州“村BA”“村超”

○ 孙舞阳

感谢台江!感谢榕江!地地道道的篮球、足球爱好者们虽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你们只是一拨“晨起锄禾山水间,日落犬吠鸡鸣中”的泥腿子,你们自嗨篮球,自嗨足球,自娱自乐,却一夜间让黔东南、让贵州红遍大江南北,名扬祖国,传到世界。

今年夏天,挡不住黔东南“村BA”和“村超”所掀起的热浪。

我与朋友相约于6月29日至30日,从州府凯里驾车去榕江,想起来自全国各地的球迷们千里迢迢奔赴榕江,我们就在凯里,145公里,驾车就两个小时,何乐不为如约而至。

到榕江后,我们享受到了在宾馆门外停车不罚款,当地摩托车小哥热情带路分文不取,路边商铺写有免费进洗手间字牌,餐饮店负责人送座休息……

初进榕江,就有种与以往不一样的感觉,一场“村超”给榕江人带来的种种变化已凸显出来。

路上,身穿红马褂的青年志愿者引导外地车辆去免费停车场;路口,交警疏通道路;路边,城管帮老妇挑西瓜找摊位,或是在拥挤的摊位中穿梭,要求小贩们明码标价和搞好卫生。

目及之处,尽是和谐。我们不觉为此而动容。

“村超”带来的感动太多太多,无法一一列举。

榕江从县级领导到人民群众,从儿童到耄耋老人,从群众到小学老师,从城管人员到交通警察……他们为保障“村超”赛事,每一个人用宽广的胸怀,包容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远方客人。榕江苗侗阿妈、少妇少女带着自家的特色美食、好酒好菜,送给每一位不曾相识的客人享用,让他们感到一旦踏上了黔东南的土地,便是最珍贵的客人。那些找不到住宿的客人,被老百姓带去自家免费食宿,空调全程开放,让每一位客人乐不思蜀。每当足球赛结束,人们自觉参加打扫球场卫生,小学生拿着一次性小纸碗捡烟头,很多游客也自觉地加入打扫卫生的行列。这无不感动着每一个人。感谢榕江,感谢榕江人所做的一切。你们所做所为,让这个世界变得如此之美妙。

当俄乌冲突还在燃烧中,当法国巴黎街头游行示威,商场被砸,我们却在榕江“村超”中享受红遍天际的焰火,聆听着汉侗语演唱的《唱支山歌给党听》,吃着美味的牛瘪羊瘪和烧鱼。

真是,吾辈有幸入华夏,不思他乡自知足。

6月30日晚上,八点钟左右我们进入球场时,场上已是“站”无虚席,有三场比赛,第一场是场坝村对阵六百塘村。

来自全国各地的所有观众都为双方呐喊助威,不分彼此,场上场下的互动威震云天。

看着热情的球迷,看着球场上奔跑的队员,我在想,这“村超”一直办下去该多好,一年都有“村超”该有多好。

因为“村超”,宾馆酒店和其他物价都不涨价;因为“村超”,城管不赶小商小贩,让他们安安心心赚钱。“村超”给榕江人民带来福利数不胜数。

据统计,“村超”开赛5月份吸引游客107.3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12亿多元。

有高人曾给榕江出招,“村超”引入资本,把足球场围起,场上引入广告赞助商,门票从100至1000元不等,高额的利润己进入某些财团囊中。但这样还有人去看球吗?广大球迷被拒之门外,场上观众少了,场外还有那么多摊位吗?我想,那就应该是另一番景象了!

“村超”姓“村”,就是由一群朴实的村民和不同阶层的群众自发组织的。球队队员有屠夫、有卖卷粉的、有开挖机的、有搞烧烤的等不同职业组成,年龄最大有50岁,最小的才12岁,但他们热爱足球,场上拼搏的精神,是真实的,是纯粹的。

“村超”的赛事性虽不是最高的,但观赏性很强,如一股清流般的存在。

“村超”比赛总有谢幕,他们将各回各的岗位,各行其是,但看球的和踢球的最关心的是今后我们的生活是否过得更好。

“村BA”和“村超”一夜间让世界认识贵州、认识黔东南,人们好奇是怎样的情怀使贵州乡村把这两个大球玩得如此美丽,能引起众人的广泛关注。我想应该是人们对公平竞争的渴望和对体育精神的膜拜,这两项球类运动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慰藉的平台。

来贵州,人们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热泪,他们只因在这里看到了足球原有的样子。在这里,有种“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感觉。

“村BA”和“村超”能惊动诸多名人来观赏来调研,有前国家队的总教练宫鲁鸣、前国家男篮刘玉栋,中央电视台解说员于嘉,原央视体育解说员韩乔生,前国脚范志毅等。

广东70辆坦克300的越野车,浩浩荡荡自驾而来,许多名人、网红、歌手自费而来,外国游客不约而至,不同人种不同肤色欢聚一堂,真可谓“花香蝶自来,春风直扑面”。

来贵州“村BA”“村超”,那不是一般的旅行,是去人们心目中的朝圣之地。

“村BA”“村超”的火爆出圈,引发了无数观众对“有风的地方”的向往,也激发了来自乡愁的同频共振,带动了乡村农文旅体产业的兴旺发展。

我们有信心期待,未来会有更多“村BA”“村超”式美丽乡村强势“出圈”。

--> 2023-07-13 1 1 黔东南日报 c221620.html 1 贵州“村BA”“村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