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金玉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行是以一种无处不在的形式,孤独浸溶在生命的前前后后。风雨也罢,坎坷也罢,只一份微笑,一声问候,便在依依柔柔情怀里,成为诗词。
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年少时,意气风发,纵情歌酒;中年时,失意低沉,患得患失;到了暮年,该放的放下,该清的看清。修行便是天空中柔曼舒展的微笑,是浓雾里忧郁迟疑的寻觅;是大海上扑朔沉浮的翅膀,是旷野里默然沉寂的耕耘。修行是静听流年;苍雪的《禅诗四首·其二》:“神仙更有神仙着,毕竟输赢下不完。”人生一局棋,迷惘时,多半在局内,了悟时,人已在局外。局之弈,是用生命所有的天数来战胜它,棋盘就那么些棋子,却演练了数千年,无一同局,这对于生命,是奇迹。局里局外,能看开,是一剂心灵的良药。修行是人生一局棋韵;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花自凋零是无奈,燕子归来是可喜。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得失的过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得失是相依的。在海滩,在山顶,在田野,在边陲,在无边无际的莽莽荒原上,那萤火般楚楚动人的光点是什么?是天空中柔曼舒展的微笑,是浓雾里忧郁迟疑的寻觅;是大海上扑朔沉浮的翅膀,是旷野里默然沉寂的耕耘,烛火盈盈中抖着疼痛抖着颤栗。修行有得有失;岳飞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深夜无眠,想找人诉说心事,却找不到,只能将心事付于琴声倾诉。诗人的早晨,凭栏处潇潇雨歇,云霞编织出全新的意境;诗人的黄昏,八千里路云和月,潮汐追逐着迷茫的战场;诗人的月夜,仰天长笑,清风拂扬起沉重的壮怀激烈,相信在心灵空灵的感染下,必将不屑于红尘深处的喧哗和躁动。修行是三十功名尘与土。
修行的人,夜黑暗,自有光。用自己的光,洞穿夜的黑暗;修行的人,是把生命在天空的惊颤中延伸;修行的人,可以承受一瞬间的明丽,一瞬间的辉煌,一瞬间的惨淡是悲凉。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才发现最珍贵的事物其实一直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人的一生,总会有很多想要得到的,与其被执念束缚,不如珍惜当下,转身后放下,才能遇见岁月的美好。修行历尽千帆最爱还在。
一切美好只是昨日沉醉,淡淡苦涩才是今天滋味。穿越千年的修行,总是百转千回。然而,未曾禅意修行的平庸的生命,活得愈久,愈显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