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7月17日

真心换真情 实干赢人心

—— 记全省乡村振兴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王波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道东

州人民检察院一级警长王波,2021年5月被组织委派到施秉县双井镇黄琴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他紧紧围绕工作职责,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工作标准来落实,开创性地开展工作。

强基固本 建强战斗堡垒

“自从有了这个多媒体党员活动室,我们村的老党员到村活动室参加集中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有几个年龄大的每次都还争着坐第一排呢!”黄琴村党组织书记龙正丰自豪地说。

担任第一书记,王波始终把建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针对黄琴村宣传公示栏陈旧破损、制度上墙更新不及时等情况,王波积极对接协调资金3万元,对村活动室进行改造升级,增设投影、音响、LED屏等设备,建成全县首个农村多媒体党员活动室。

王波还积极带领村党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严格程序发展党员,以主题党日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切实增强党员归属感和使命感。两年来,黄琴村党支部吸收预备党员3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7人,学历均为大学本科及以上。

因地制宜 培育特色产业

王波始终把抓好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作为重点任务来抓,经常组织党员群众到产业园区对种养殖项目进行考察学习,稳固发展基础产业。

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渠道窄、村民增收滞缓不前等情况,他四处奔走联络、积极对接协调,带领村“两委”采取“反租倒包”的形式盘活脆红李精品水果产业,开展“我在清水江边有棵树”活动,通过微信、自媒体等方式向社会发布认养果树倡议书,两年来共接订单900余棵,认养金额10万余元。

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党支部+车间+农户”的方式,发动村“两委”和致富带头人自筹资金30万元成立制衣车间,代工加工制作彩旗、宠物衣服等,共接到订单19万件,解决劳动力就业30余人,带动百姓增收15万余元,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实现群众增收致富。此外,积极协调各方资金15万元对黄琴河段500米进行整治改造,拟建成生态休闲钓场,并逐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多元化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教育先行 筑牢文化根基

“少年强则国强。”这是摘抄在王波驻村工作笔记本扉页上的一句话。自驻村以来,他引导鼓励村民自愿募集资金,对村内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资助,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他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对接联系凯里学院到双井镇中心小学开展暑期义务支教活动,广泛动员全村适龄学生参加,让学生树立信心、拓宽眼界。

王波精准了解村里每户群众家庭情况,募集资金2.4万元,对全村本年度高考录取二本以上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通过座谈、演讲、“鸣锣喊寨”庆祝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浓烈情怀。

移风易俗 强化基层治理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王波工作的重要内容,他积极倡导文明新风,促进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牵头成立全州首个农村红白喜事理事会,通过了《双井镇黄琴村操办红白喜事暂行办法》并写入村规民约。截至目前,理事会审批监督村民办理红事18件、白事16件,劝导村民不办“贺财酒”7件,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同和认可。

王波还帮助黄琴村成功申报州级全民健身示范村,获得州文体旅游局配备户外健身器材设备16套。两年来,带领驻村工作队共为群众办实事90件,协调资金195000元,化解矛盾纠纷9起,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 2023-07-17 —— 记全省乡村振兴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王波 1 1 黔东南日报 c221831.html 1 真心换真情 实干赢人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