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7月17日

培养边远地区农村留守未成年人优良行为习惯的策略探索

○ 黎平县龙额镇古邦幼儿园 徐红英

摘要:近年来,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在行为习惯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切实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攻克的难题。基于此,本文针对培养农村留守未成年人优良行为习惯的策略展开研究,以供各位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农村;留守未成年人;优良行为习惯;培养策略

年轻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他们的孩子成了留守未成年人,其行为习惯确实令人担忧。农村留守未成年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各负其责,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其健康成长。

一、培养农村留守未成年人良好行为习惯

首先,培养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有助于留守未成年人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其次,培养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有助于促进家庭关系和睦,为社会和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留守未成年人常见的不良行为习惯

留守未成年人常见的不良行为习惯主要有行为上的和道德上的两种:首先是行为上表现内心活动方面表现胆怯怕事,忧愁焦虑;行动方面生气撕书,故意破坏他人玩具和公共设施,乱扔垃圾和东西,遇事退缩、攻击同伴、容易撒谎等行为。其次是道德上表现出的不良现象。

三、影响留守未成年人行为习惯的因素

(一)网络环境和暴力电子游戏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人们了解世界和获取各种资源的工具,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这些信息严重地影响了留守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使幼儿出现了不良行为。特别是网络游戏具有极强的诱惑力,极大地阻碍了儿童良好道德意识的形成,导致暴力倾向严重化,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家庭成员不规范言行和过度的溺爱影响

家是一个人的第一所学校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将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家长却往往忽视了自身对孩子的示范作用,将孩子视为了“空气”,说出了不文明的话,做出了不文明的动作,孩子耳濡目染,慢慢地也就养成了这种不良的习惯和行为。

四、培养农村留守未成年人优良行为习惯的策略

(一)改变教师轻视习惯的观念

我们积极为农村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在本园研讨活动中重点围绕习惯教育内容进行专题研究,利用名师团队重点针对行为习惯进行指导。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活动,让老师们有机会改变育人理念,拓宽教育视野,真正实现专业上的自我提升,促进教师的健康成长。

(二)营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氛围

我国古代“孟母三迁”就说明了不同的环境会造就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幼儿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思想道德品质是在家庭和学校这两个大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教师应该对幼儿所处的环境进行全面认真的分析,找到不利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根源所在,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

(三)提高家长对习惯养成的认识

我们通过搭建各种有效平台帮助家长提高对习惯养成的认识,邀请家长参加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让他们看见孩子在教师引导下慢慢养成的好习惯,告诉家长在家也培养优良的行为习惯。

(四)从多方位进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1.培养幼儿良好的待人接物和做事习惯

我们首先应该培养幼儿热心助人、宽容他人,礼貌待人、团结友善的好习惯,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不但要以身为范,为幼儿树立榜样之外,还要通过道德法则和名人故事的讲述,从思想上对幼儿进行引导,使幼儿在明理的情形之下,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2.及时发现及时引导

幼儿一些不良的行为,要求教师及时观察,发现有不良行为出现时,要及时找出发生不良行为的根源,并及时地进行正确的引导,千万不能让幼儿表现出的这些不良行为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

五、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留守未成年人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完成,促使留守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确保留守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美玲.探讨农村幼儿行为习惯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5(02):237.

[2]莫源秋.幼儿行为管理的方法与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21-56.

[3]卢凝香.农村小学留守未成年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与探究[J].读写算,2018(09):181.

--> 2023-07-17 1 1 黔东南日报 c221848.html 1 培养边远地区农村留守未成年人优良行为习惯的策略探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