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7月17日

复兴村:一个以兔为图腾的仫佬族村落

九十九块田

○ 通讯员 赵华甫

2023年是农历是癸卯年,俗称兔年。居住在麻江县龙山镇复兴村的仫佬族村民有一个独特的习俗——以兔子为图腾。为此,我带着愉快的心情,驱车来到这个美丽的村子,去探寻她的奇妙之处。

复兴村是麻江县仅有的三个国家级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之一,位于该县龙山镇西部,是一个仫佬族为主,兼有畲、瑶、汉杂居的民族村寨。全村现有16个自然寨21个村民小组,共877户,总人口3435人。境内山清水秀,竹木参天,森林覆盖率70%。全村占地面积27平方公里,地形狭长,村头到村尾长15公里,村委会距镇政府驻地6.5公里,距县城25公里。

进入复兴,我站在村前的望乡亭前极目远眺,只见两山之间树林茂密,云雾缭绕,一条清澈的小溪从两山之间蜿蜒而来,复兴村的自然村寨镶嵌在小溪两岸的田坝边上,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沿河风光秀丽,景色迷人。

走进复兴村就沿着这条称为复兴河的小溪走,山一程,水一程,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一个个干净整洁的小村庄,一幢幢靓丽的民房。

我来到复兴村老虎庙(现叫老富妙)仫佬寨,只见一户户青瓦木房的瓦顶上立着一对石膏铸成的小白兔,他们家的窗上,大门前的小腰门上也刻着兔子,还有村委会的门楼上也镶着一对兔子。

据当地人介绍,相传,仫佬族先人迁徙到贵州来的时候,在路上被老虎追咬,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只兔子跳出来,吸引了老虎的注意力,把老虎引开,仫佬族先人得救活了下来。从此,他们把兔子视为救命恩人,兔子成了这里仫佬族的图腾。他们把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卯”日(兔日)定为“仫佬年”。仫佬年是仫佬族最为隆重的传统少数民族节日,它类似于苗族的苗年,汉族的春节等。古时候,仫佬人过年就只过仫佬年而不过春节。到明朝末期后,随着汉人的迁入,受汉文化的影响,才开始过春节。

另传,仫佬人的祖先曾以兔子作为定亲礼物,成亲之日恰是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兔场天,后人因此定这天过年,具有祭奠祖先、继承传统之意,感谢祖先庇佑之意。仫佬人把“仫佬年”视为良辰吉日,不少仫佬人结婚,都在这天举行。

复兴村的仫佬族村民除了以兔为图腾外,这里还有“九十九块田”的景致和贴红、蓝、绿对联的习俗。

走过复兴村老虎庙仫佬寨,我来到复兴村丝栗坳前面。这里有一处渗水梯田,站在高处望去,这是一片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梯田。这些梯田加起来不到三亩地,但细细数来,却有一百块。……那为什么叫九十九块田呢?

传说,古代有一个仫佬族老人在这里开垦梯田,他辛辛苦苦,披星戴月开了一年,开了一百块田。完工的那一天,他数了一遍又一遍,却只有九十九块。是谁偷走了他的一块田呢?他百思不解,只好无奈捡起丢在地上的斗笠回家。这时,他才发现,原来他的斗笠盖住了一块。从此,九十九块田因而得名!

观看了九十九块田的景致后,我驱车来到了复兴村马蹄寨。映入眼帘的是,这个仫佬族寨子贴有红、蓝、绿三种颜色对联。

在人们的印象中,春节一般都是贴上红对联。但是,在复兴村马蹄寨,这里的金姓仫佬族人家却分别贴有红、蓝、绿三种对联。我带着好奇心,走进去一户人家去询问。仫佬族老人告诉我,原来这与当地的民俗和历史渊源有关。据传200多年前,定居在这里的金家祖先,几兄弟分家时定下的规矩,以颜色作区别,老大贴红对联,老二蓝对联,老三则贴绿对联。现在看来,却成了一道五彩的春联,另外有一番情趣。

再细问下去,老人告诉我,在古代社会,谁要是犯了大逆不道的罪,是要诛灭九族的,他们这样贴,表示划清界限。假如谁做了大逆不道之事,官府追责下来,谁家自己担责。就凭这不同颜色的对联,不牵扯到族人,避开祸端。

不管是红色也好,还是蓝色绿色也罢,其实古人贴对联的寓意就是驱邪避祸,祈求一年吉祥!复兴村马蹄寨金姓仫佬族人家贴有红、蓝、绿三种颜色对联,反而让这个仫佬族村寨别具一格。

如今的复兴仫佬族村,因地制宜建立优质稻种植基地,实施稻田养鱼项目,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发展模式,成立养猪、养鱼、养鸡、养鹅、灰拔豆腐、木器加工、生姜种植、葡萄种植等8个农民合作社,该村的灰拔豆腐远近闻名。古老的复兴仫佬村,在党的富民政策引领下,已建成为麻江县乡村振兴示范村。

--> 2023-07-17 1 1 黔东南日报 c221853.html 1 复兴村:一个以兔为图腾的仫佬族村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