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7月17日

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主题论坛剑河分论坛举行

本报讯(通讯员 严春生 刘梦 杨家孟 吴昌连) 7月7日,以“林业碳汇与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主题论坛剑河分论坛在仰阿莎温泉小镇举行。

该论坛发布三项重要成果:一是贵州省第一个“碳汇交易运营中心”在剑河授牌启动;二是签订生态文明招商协议,达成意向性合作协议34.15亿元;三是现场发放林农林权抵押贷款150余万元。

本次论坛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庄贵阳,农业农村部政策改革司副司长王宾,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黄勇,黔东南州副州长龙家胜、黔东南州检察院检察长金亦贱等领导、专家及对口帮扶剑河的省内外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剑河县委书记袁尚凯,县委副书记、县长杨胜朝,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龙景灿,县政协主席王旭楠,县委副书记吴小勇,县委常委吴亚栏、敖德玉、薛斌,部分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同志以及县法院院长、县检察院检察长参加活动。

当天,各位嘉宾现场考察省级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柳川镇加禾村、柳川关口林下黄精种植基地后,围绕林业碳汇、司法碳汇、碳汇助力乡村振兴等议题,通过顶尖专家学者的思想交流与智慧碰撞,共同探讨林业碳汇之路。大家一致认为剑河县林业碳汇工作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剑河生态优越、山川秀美,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全国28个重点集体林区之一、贵州省10个重点林区县之一,全县林地总面积为243.35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74.41%,森林覆盖率为72.42%。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剑河发展碳汇项目提供了强大竞争优势和良好发展前景。

剑河县作为贵州省首批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县,全县迄今完成第一期碳汇造林项目32.27万亩,核算期20年,预计可实现碳票发行价值1.4亿元。第二期22万亩左右的碳汇造林项目已启动。2022年6月14日,剑河县发行了黔东南州第一张价值1700万元的碳票,获贵州银行融资质押授信1000万元。2023年1月29日,贵阳银行黔东南分行向剑河新盛林投公司投放黔东南州第一笔林权抵押贷款,授信3700万元。同时,剑河县还成立了全省首个碳汇与司法办案实践教育基地、首个“司法碳汇助推乡村振兴实践基地”。

庄贵阳认为,剑河县生态条件得天独厚,高效生态农业应立足于农村、农业、农民,以农业生产环节绿色、安全、可持续,带动农村环境改善,这是乡村绿色振兴的必由之路。剑河县应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主导作用,稳步推进生态综合补偿价值试点,同时发挥好“粮库”“钱库”作用,促进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

黄勇认为,碳汇为林业转型带来新机遇,碳汇交易让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在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动以林业碳汇为代表的优质生态产品实现货币化,可真正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

龙家胜强调,剑河有效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两山”转化成效不断凸显。要充分总结利用好本次论坛成果,深入谋划推进林业碳汇工作,利用碳汇杠杆激发市场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进一步推动生态保护修复高质量发展。

袁尚凯表示,剑河县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林业碳汇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进一步聚焦林业碳汇试点建设,吸纳碳汇发展的先进思路和发展模式,加强促进林业碳汇价值实现,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更坚强的经济保障。

绘就“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山水图,生态发展是基础,产业兴旺是支撑。此次论坛为剑河发展林业碳汇、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更有力的支持、更坚实的保障。

--> 2023-07-17 1 1 黔东南日报 c221854.html 1 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主题论坛剑河分论坛举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