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朱柯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今年以来,我们村的文化广场修成了,新的篮球场也建了起来,大家闲暇之余有了好去处。紧靠村委会旁的箱包厂也建成了,附近好几家都到里面上班拿工资了……”
在天柱县远口镇清江村的“柱力讲堂”上,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吴经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村里的发展变化结合起来进行宣讲,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远口镇,像这样的“柱力讲堂”宣讲会已经成为常态。
“镇里可以办营业执照吗?我准备在露营基地门口也开个小卖部。”在远口村清云文化广场的“柱力讲堂”上,村“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和村民一起,讨论着村里的发展。“我们村现在是一个集观光、休闲、垂钓、露营为一体的乡村度假露营基地,现在每天游客不断。大家平时要保持好院坝内外的环境卫生,做好旅游接待工作,让来玩的客人更好地感受到我们远口的美丽景色和淳朴民风……”
“山青青水蓝蓝,家住青山绿水间。美景大家共保护,起居生活精神爽……”在远口集镇滨江广场,来自各村(社区)的文艺队轮番上台,拉开了当天的“柱力讲堂”文艺乐民进基层活动的序幕,精彩的“本土”节目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在田间地头、农家院坝、社区广场,一堂堂接地气的“柱力讲堂”讲述着党的好政策,讲述着近年来村里发生的大变化,唤起大家的共鸣。
今年以来,远口镇聚焦群众生产生活,结合农村环境整治、文明新风倡导、法治教育普及等政策知识,积极办好“柱力讲堂”理论宣讲活动,因地制宜把“固定讲台”变为“流动讲堂”,充分发挥“五民”宣讲队作用,把院坝广场、田间地头、乡村集镇等场地变成“学习园地”,用“原味乡音”将“理论观点”变为“朴实道理”,让理论宣讲接地气、树新风、聚人气,推动远口乡村振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