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厚明 莫佳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意蕴
“伟大建党精神”蕴含指导思想的核心引领,彰显价值属性的先进性。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并为之接续奋斗。“伟大建党精神”是与中国共产党相伴相生的,随着时间的洗礼,不但没有衰落、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却愈发彰显先进性和生命力。在望志路106号,在红船上,中国的先进分子正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先进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而产生形成的先进性,从思想根源上解读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是党区别于、优越于一切资产阶级政党及其他非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标志。
“伟大建党精神”代表前进方向的组织引领,激发价值担当的战斗力。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自觉担当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经过百年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斗争成长壮大,已拥有493.6万个基层党组织、9671.2万名党员,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始终发挥党的坚强领导的政治优势,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的组织优势,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伟大建党精神”赋予改革创新的奋斗引领,开辟价值实践的新境界。“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于中国共产党100年奋斗历程,贯穿于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奋进的力量源泉。从历史维度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现实维度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意志和决心;从未来维度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深谋和远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依然要弘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斗争精神,继续保持敢试敢闯、改革创新的闯劲,迸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冲劲,充满只争朝夕、勇于担当的拼劲,不断推进技术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
“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人民至上的目标引领,弘扬价值追求的主旋律。“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人民至上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旨归。在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伟大建党精神”代表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志,实现人民权益,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以百姓心为心,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也让我们党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赢得人民的坚定支持和认同,充满不可战胜的智慧和力量。
二、“伟大建党精神”的世界意义弘扬
从“人民”到“人类”的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政党,也是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进步事业奋斗的政党。从“伟大建党精神”主张的“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到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变化的是时代的主题与任务,不变的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使命和品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的正是当代中国共产党的世界情怀。“伟大建党精神”只有放眼更宏大的视野和格局,与“政治解放”“社会解放”“人类解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聚焦“人民生活”,共商“人类命运”,求解“人类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成为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奋斗的精神源泉,也是与西方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思想基础。中国不仅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而且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主张,为国际社会提供着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
从“奉献”到“贡献”的价值延展。随着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利益多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发展与共、利益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伟大建党精神”要求弘扬“践行初心”“不负人民”的奉献精神,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离不开与世界各国的普遍联系和交流合作。“伟大建党精神”也必然要有从奉献于民到贡献世界的价值拓展和世界格局。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对其他国家无私提供物资和医疗援助。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80多个,为当地增加了24.4万个就业岗位。中国的发展,拓展了占世界总人口80%以上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彰显“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责任和世界担当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根脉,增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世界认同。“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也是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形成的各种革命精神的价值基础。近年来,我们党注重“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研究,建立了“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和红船干部学院,举办红船论坛,《光明日报》开辟“红船初心”专刊,创作《1921》《功勋》等一批优秀视觉传播作品,创设“多语种+党建”模式,对外开展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的研究、教育和传播工作。在此基础上,以“伟大建党精神”为革命精神源头,注重挖掘、提炼、升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理念和普世价值,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首创出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治国理政故事,讲好中华民族奋斗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奇迹的改革发展故事,讲好中国人民奉献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的追梦圆梦故事,塑造具有世界意义的红色文化,推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不断增进“伟大建党精神”的政治认同、“红色基因”的思想认同、“精神谱系”的价值认同。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引领,肩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责任担当。“伟大建党精神”所承载的真理性、实践性、斗争性、人民性,已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精神支撑。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既是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伟大起点,也是让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新开端。要始终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对民族命运担当,对人民幸福担当,对美好世界担当。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牢牢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当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者,当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民生福祉、国家治理新发展目标的积极贡献者。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旗帜,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话语权。不同政治文化之间的交锋,实质上是话语权的争夺。我们党之所以能一路走来并一枝独秀,源于建党时的“伟大建党精神”这面伟大旗帜引领,这面旗帜既是引领先进、开辟未来的战斗宣言,也是“改造中国和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优势。对此,更要坚定“伟大建党精神”所确立的建党原则和政治优势,高擎“伟大建党精神”这面信仰之旗、革命之旗、战斗之旗,用首创、奋斗和奉献的红色元素打造时代的话语优势。围绕话语主体的传播权、话语议题的设置权、话语载体的使用权优化机制、汇聚资源、抢占先机、增强实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优势真正转化为理论优势,把中国科学理论的道义优势转化为舆论引导的话语优势,努力掌控议程设置权和规则制定权,积极提升全球治理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基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家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展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特质和文化精神,它是一种穿越时空的价值理念,倡导了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全球价值观;它是一种开放共享的奋斗成果,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它是一种放眼世界的奉献情怀,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才有文化繁荣和共同进步,在世界舞台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中国,要以“伟大建党精神”滋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践行共产党人更深远的初心和使命,贯注合作创新、携手奋斗、共享奉献的观念,奉行“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准则,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积极寻找与世界各国的利益共鸣点和价值交汇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百年望志路”到“民族复兴路”,从“南湖红船”到“中华巨轮”,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继续奋斗正当其时。“伟大建党精神”作为连接历史与现实、融合世界与未来的精神纽带,将永远映照我们前进的道路,绽放更加耀眼的时代光芒。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国资委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