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吴念华 吴春橙) 7月14日,贵州省黔东南州片区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评审会在州人社局举行。此次评审会需对岑巩县人社局申报的“水稻制作育秧”“水稻田间除杂”2个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组织省内行业内专家进行评审。
此次评审会主要通过座谈、查看资料、交流询问、专家评议等方式进行。评审的内容主要包括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规范、技能操作试题、技能操作评分表等。经评审通过的标准,将作为省级规范供全省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统一使用,并实现贵州省在杂交水稻制种领域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考核零的突破。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提高种业基地建设水平”的指示精神,岑巩县创造性地在大有镇塔山村建设集授课、实训、科研为一体的“岑巩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州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集中为农村劳动力开展杂交水稻制种等实用工种业务培训,全力培育打造“黔东南稻种工”州级培训示范品牌。
此外,通过多方力量长期不懈的努力,由岑巩县组织申报的“思州稻种工”劳务品牌已获评为“贵州省首批省级优秀劳务品牌”。
据悉,今年,岑巩县计划组织培训杂交水稻制种工人600人次以上,通过专业化、规范化培训,旨在培育一批爱制种、懂制种的乡土人才和制种能手,大力培养造就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农村经纪人队伍和优秀管理人才,助推水稻制种产业的群众基础更加牢固,促进种农职业化程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