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郑淑芝) 近期,凯棠镇突出党建引领,通过“细网格、系纽带、优服务、整资源”,打造“四红矩阵”,坚持瞄准和美城乡“四大行动”,为乡村治理赋能增效。
细化红色网格,赋能末端服务。坚持将党员服务点建在网格上,建立“村—片—组”三级网格,由村党支部书记任11个区域网格长;负责包片村“两委”42名成员任网格员;结合“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精准划分42个网格,由政治素质高、服务意识到位的395位党员及群众志愿者担任联户长,做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事上、事在格办”,将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
系紧红色纽带,凝聚多方力量。以干部例会为契机,对党建工作进行调度,加强党的组织领导,做好“规定动作”动态牵引。同时,以“11个村党支部牵头+乡贤带头+群众参与”的制度成立“乡贤理事会”,如今377名“乡贤”凝聚合力,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文明新风倡导、法治教育普及、教育助困等方面下功夫,从量的积累已经转化为质的成效。2023年,凯棠镇乡贤众筹70余万元资金、物料,完善数条通村道路、建成2个合约食堂、改扩建1个室内篮球馆,助力和美城乡进入“快车道”。
优化红色服务,展示文明风采。始终把党建引领的红色志愿服务作为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的主抓手。一方面,依托辖区行政村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基层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先锋队,引导基层党员积极融入群众服务;另一方面,发挥凯棠镇“红服队”党建品牌作用,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安全隐患排查、和美城乡“四大行动”为契机,进村入户开展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凯棠镇已设立11个“红色能量站”,吸纳志愿者364名,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志愿行动90余次,兑换志愿积分430余次。
整合红色资源,讲好群众故事。以学习充实党员,通过“三会一课”“七一”等主题党日活动加大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力度,提升党性修养。以阵地服务党员,积极打造标准化规范化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组织召开“专题议事会”,解决群众难事、烦心事。以考核管理党员,依托“铸魂行动”“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为抓手,建立党员激励加分、负面扣分制度,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为民服务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