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7月26日

丹江镇乌东村:

打造成避暑最佳旅游地

本报讯(通讯员 张希才) 盛夏酷暑,雷山县丹江镇乌东苗寨四周群山环绕,绿荫浓浓、凉风习习,高达95%的森林覆盖率,让人满目苍翠,满鼻清新。 这里地处苗岭主峰雷公山山腰的谷地内、绿树成荫的田间寨旁风光、群山环抱、常年云雾缭绕,年平均气温12.4℃,属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清凉宜人,是盛夏避暑理想旅游胜地,气候不热又好玩的“贵州第三批旅游重点村”。

乌东苗寨位于雷山县城的东北面,坐落于雷公山中段,距县城19.6公里,海拔1306米,在寨中翘首可见矗立于云遮雾绕中的雷公山顶峰。寨子四面环山,绿竹翠拥,山上青松翠柏、古木参天、林荫绿郁。站在高处望乌东苗寨,山清水秀,吊脚木楼鳞次栉比,错落有序。近日,笔者来到乌东苗寨,清晨,见几丝阳光照射,炊烟袅袅,美似仙境,真所谓锦绣山河,风光这边独好。小桥流水,河畔绿树,连接一幢幢吊脚楼的鹅卵石小径在雨雾里泛着莹莹水光。自凯雷高速公路通车以来,每天有十几趟跨境班车穿寨旁大桥而过,交通十分便捷。

在面朝西北方向的雷公山腰峡谷之上,三条山泉溪流穿寨而过,汇于寨口落入山间形成激流飞瀑。苗寨似悬于山间湖泊之上的世外桃源。

乌东苗寨属于典型的苗族聚居地,乌东人热情好客,谁家来了客人就邀请到家里,拿出家里好酒好菜招待。他们淳朴、文明、热情、好客,形成了雷公山旅游的一大亮点,令游人赞叹,流连忘返。

在采访中,据乌东村支书杨磊介绍说,早在2006年,作为贵州省新农村建设“百村试点”之一的乌东苗寨,在村“两委”的组织带领下,以“一户一技能”创建活动为抓手,以创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如今的乌东苗寨森林覆盖率高达95%,2011年,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国家级生态村”。目前,在寨中、寨旁建有风雨桥3座、凉亭2座、鹅卵石芦笙场1个。在距村寨100米的西北面一个小山坡的两根常绿古树建有可容纳百余人观景台并在四周安装了50余个“ 美人靠”座位让游客休息观景,有碾米房2栋均保存完好,是雷山境内最为古老的水碾房,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迄今仍然发挥着重要功能。2017年3月,被国家民委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乌东村抓住时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它以苗族聚落和优美的山水田园观光旅游为主体,以自然景观为依托,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幽静的原生态自然环境以及良好的交通为特点,具有休闲、养生、度假等多功能优势,适合沿海地区、繁华城市的游客来体验田园生活,爬山旅游,回归自然,摒弃心中的烦恼,净化心灵,因而也得到了众多游客的青睐,吸引省内外游客的到来。目前乌东苗寨有16户生态农家乐,年户均来自旅游纯收入12万元。

如今,乌东苗寨自然生态完好,一派“小桥、流水、人家”山水田园风光。2008年,乌东苗寨被中国国土经济协会列为“中国经典村落景观”,2013年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1年和2013年,荣获“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和“全国‘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2014年被省、州、县评为“五好”基层党组织;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世外桃源”,2021年7月,入选为“贵州第三批旅游重点村”名录等殊荣。

--> 2023-07-26 丹江镇乌东村: 1 1 黔东南日报 c222676.html 1 打造成避暑最佳旅游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