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7月28日

凯里市:“三化一特”让乡村颜值更“靓”

图为舟溪镇曼洞村农家小院一景

○ 通讯员 杨秀华

炎炎夏日,走在凯里市乡村小道上,映入眼帘的是,栅栏围起的街边景观,如诗如画的农家庭院,寓意深远的漂亮墙画……正可谓,美丽乡村步步景,文明新风扑面来。

今年以来,凯里市各镇街充分结合实际,开展庭院净化、庭院绿化、庭院文化,深挖乡村“土特产”的“三化一特”行动,加上创新评比制度、创新机制发展亮点和创新开展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三创新”,全力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在建设和美乡村中取得实效,为全市农村环境提“质”增“颜”。

走进三棵树镇南花村老鸦寨,道路小巷平坦整洁、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为提高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将移风易俗、农村环境整治、农村消防、基层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事项量化积分,让群众参与活动由“任务式”向“激励式”转变,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建设干净整洁和美乡村。

同样在万潮镇万潮村小堡寨,自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探索出“党建+”治理模式。由支部牵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于2023年4月打造了共享花园,引导群众根据宜花种花、宜菜种菜,耕种率达95%,春天桃花盛开,共享花园美景,夏秋果实累累,助力群众增收。在全市推进绿色发展过程中,已经完成建设微菜园、微花园、微果园共1251个。

而凯里作为少数民族的重要聚居地之一,少数民族文化固然也是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全市19个镇街组织开展创先争优评比活动共计136次,开展弘扬民族文化宣传、绘制文化墙等453处,村级公共设施管护、环境卫生纳入村规民约183条。

在舟溪镇曼洞村,研学旅游基地、非遗研学基地、乡村集市、康养体验中心……一个个新兴产业将曼洞村民族特色融入到了农文旅发展各方面,让特色种植、养殖及手工制作民族文化等“土特产”资源优势成为了地区发展的方式,通过以市场化、特色化及品牌化为导向,培育壮大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全市共挖掘土特产31个;建成乡村农家乐57家;培育乡级以上示范村53户,庭院经济示范户596家,庭院经济产值57.64万元。

截至目前,全市“三化一特”行动累计投入375.2万元,申报乡村庭院美化示范村50个,示范户927户,组织开展乡村环境卫生大扫除1646场次,清理各类垃圾及废弃物共2992.2吨,清除各类野广告6446处,全市村容寨貌焕然一新。

如今,在凯里市各镇(街道)创先争优,不断探索建立健全全市乡村环境整治行动的长效机制,推动庭院净化、绿化、文化一体化运作,让乡村“土特产”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大助力,逐步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监督的乡村管理模式,奋力书写农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2023-07-28 1 1 黔东南日报 c222850.html 1 凯里市:“三化一特”让乡村颜值更“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