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潘仕创 吴乐沾 杨辉) 近年来,从江县坚持用好用足国家、省、州帮扶以及佛山市南海区对口帮扶资源,聚焦全县发展的短板、弱项,充分发挥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作用,攻坚克难,推动全县教育、医疗、科技等领域快步迈进,高质量发展。
在从江县第一民族中学,青年教师潘生延正在给学生们上物理课。课堂上,潘生延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灌输式”的教学,通过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点的讨论,让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有所收获。
“教育‘组团式’帮扶以来,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到全国有名的学校去感受和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加上帮扶团队带来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让我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潘生延说。
自教育“组团式”帮扶开展以来,共有34名来自南海对口帮扶地区以及省内部分学校的老师先后来到从江县,帮助从江一中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并探索“6+1”模式课改等。同时,还帮助从江县职校全力推进“八大工程”项目实施,开展各类型教师培训,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发展思路和办学理念,助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从江县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专家、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宋大龙正带着医生们开展诊疗工作。自去年5月来到从江县人民医院帮扶后,他和帮扶团队依托贵州省人民医院和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资源优势,补足该院医疗短板,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在宋院长‘手把手’带教下,使我在泌尿系疾患及男科诊疗方面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提高,能够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该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李秀伟说。
医疗“组团式”帮扶工作开展以来,33名省内及对口帮扶地区的医生先后来到从江开展帮扶工作。截至今年4月份,帮扶专家团队管理住院病人5300余人次,管理门诊、急诊病人7600余人次,开展手术700余例,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会诊次数400余次,开展业务培训及讲座200余次,推动45项新技术,填补了从江医疗事业在技术和业务领域的空白。
据悉,“组团式”帮扶工作开展以来,114名中央、省、州以及对口帮扶地区的老师、医生、科技特派员先后来到从江、服务从江,并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以他们先进的理念和精湛的业务水平为从江教育、医疗、农业科技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