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潘仁福) 今年以来,随着和美城乡“四大行动”有效开展,凯里市以“农村环境整治行动”为抓手,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循序渐进,通过“四聚焦、四提升”着力提升人居环境,让乡村更美更宜居,探索走出了一条百姓富、生态美的和美乡村之路。
聚焦“三化一特”,提升整治底色。以庭院净化、绿化、文化及乡村“土特产”为抓手,逐步提升乡村品质。累计投入资金577万元,共清理各类垃圾、废弃物6489.6吨,拆除或改造残垣断壁、私搭乱建等596处,清理公路沿线野广告9675处,检修基础设施452处,打造文化墙588处,建成微菜园、微花园、微果园1621个。充分挖掘“庭院经济+”模式,建成乡村农家乐57家,培育镇级以上示范村88个,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土特产”33个,发展庭院经济示范户678家,庭院经济产值达88.49万元。
聚焦“一村一景”,提升整治亮点。以“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为创建目标,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探索“一村一特、一宅变多园”等模式,将传统民族文化与景区打造融合,破旧房改建成旅游民宿,院坝空心地变成“微菜园、微果园、微景园”等。打造出一批以“康养旅居”为一体的曼洞苗寨,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主题的碧波花诗园,以“传统村落与特色苗寨文化”为传承的南花苗寨,以“桃李禾田·诗意洛棉”为乡村微度假的旅游目的地的云村洛棉,以岩石建筑与文化相承为依托的千年湾水岩寨等。
聚焦示范引领,提升整治品质。以“三和三美”(即:人和善、家和睦、邻和谐,庭院美、居室美、生活美)创建为主题,推动“和美小院”示范户创建。成功创建农村环境整治示范村50个,州级示范户77户、市级示范户348户,镇级示范户508户,“和美小院”示范户500户。涌现出三棵树镇“家庭积分制”、旁海镇“美院瘦宅”、万潮镇“共享花园”、舟溪镇曼洞村“康养旅居”等一批先进典型做法。
聚焦机制创新,提升整治成效。以创新优化考评机制为举措,扎实开展“镇与镇比建设进度,村与村比环境大美,户与户比庭院小美”创建评比模式,通过推行“家庭积分兑换制”、悬挂“流动红旗”“经验交流和表态发言”等考评机制,有效开展增比进位、创先争优等活动190余次,不断改善和提升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优化市级测评考评细则,成立五个服务督导组每月开展综合测评,通过考核评比,促进各镇街、各村之间形成赶学比超的浓厚氛围,使乡村变得更美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