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余天英 通讯员 唐杰) 近日,记者走进镇远县涌溪乡新城社区,只见道路干净整洁、绿化整齐美观,积分超市、四点半学校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不时有居民在小区的长廊上散步歇凉,大家说说笑笑、热闹和谐。
而这社区环境的改变,与“5村1社区”村集体经济公司—镇远县新城实业有限公司的精心管理是分不开的。
2022年7月,为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涌溪乡由5村1社区共同出资,以村集体经济资金入股合资联营,成立新城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由公司负责统筹6个村(社区)的“1+6”抱团发展模式,通过村社联营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村社联营后的优势在哪里?该怎么抱团发展?公司成立之初,大家都抱有疑问。为了打消大家的疑虑,涌溪乡先是在新城社区开展了试点。由于之前的物业公司管理不善,社区居民因此不愿再缴纳物业费。新城实业有限公司接管社区物业后,即对小区基础设施进行维护、修理,同时对公共区域、绿化进行大清扫、大整改,整个小区环境焕然一新。让居民花更少的钱享受到更为舒适的服务,居民非常满意,纷纷主动到物业缴纳费用。
由于物业运转需要聘请物业经理、保洁员、保安等人员,公司便优先考虑社区的易地移民搬迁户,解决搬迁群众就近就业。“村社联营接管物业不仅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收益20万元,更有效促进了社区居民就近就业,已吸纳易地移民搬迁户1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新城社区党支部书记、新城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杨胜成说。
如今,新城社区村社联营试点的成功让其他村民也看到了希望,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新城实业发挥公司主体带动作用,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等资源,统筹规划种植中药材、蔬菜、精品水果等特色经济作物,不断拓宽群众的创收渠道。
在涌溪村蚂蟥井组,新城实业与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合作,对番茄品种进行改良,通过“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今年种植了33亩彩色番茄。“改良后的番茄品种在市场可以卖到每公斤12元,今年收入60余万元钱左右。”据公司负责人邓开军介绍,除了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基地还为周边40余名群众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岗位,人均月工资2000元以上。
此外,在实施的过程中,新诚实业无偿拿出部分流转土地给有耕种意愿的群众,提供种子、肥料、农膜等生产资料以及技术指导服务,收成时按市场价给予回收。目前,已建设2座产业大棚种植基地,盘活闲置土地800余亩,与镇远一中、二中、文德等学校签订蔬菜采购协议,2022年销售蔬菜23吨。
为鼓足群众发展信心,新城实业有限公司还制定了详实的收入分配制度,用于发展村级公益事业,实施民生改善工程,提升村级党组织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等,激发村干部抓集体经济的动力和热情。2022年,公司收入200万余元,各村社区集体经济均增收20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