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9月04日

锦屏县启蒙镇:

肉牛养殖“犇”幸福 乡村振兴“牛”劲足

本报讯 (通讯员 杨盛萍 杨仁生) 金秋时节,笔者来到锦屏县启蒙镇腊洞村生态肉牛养殖基地采访。远远便听见阵阵牛叫声,放眼望去,圈舍宽敞明亮,打料机、粉碎机正在运作,一派热火朝天的场景。

启蒙镇腊洞村的兴达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9月,该合作社规划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是启蒙镇肉牛产业向生态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的畜牧龙头产业。目前,该基地已经完成5座牛棚建设,基础设施完好,肉牛生长状态良好。

“选在腊洞村归元水库养殖肉牛,主要是因为村内森林繁茂、生态良好、气候适宜,地理条件优越,饲草资源丰富,非常适合生态绿色养殖。”腊洞村党组织书记、肉牛合作社负责人龙宪长介绍说。

圈舍内,一头头肉牛毛色光亮,肌肉丰满。有的探出脑袋悠闲自在地享受着“美食”,有的在恬静休憩。

“我养了60头牛,按当前的市场价来算,预计收入80万余元,以前养牛是为了种地,现在规模养牛还有不错的收入,我感到很开心。”腊洞村养殖大户龙宪荣高兴地说。

说起养牛带动农户的好处,龙宪长给大家算了一笔经济账,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农户”的利益链接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土地流转、草料种植、物料运输、农户自养、屠宰加工等上下游行业的发展,带动26户农户从事肉牛产业,在实现户均增收10000余元的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据悉,启蒙镇腊洞村兴达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广东省佛山市东建集团的结对帮扶,他们不仅帮助村级理清发展思路,送资金、送技术,指导合作社以培育养殖大户为重点,引导养殖产业群体化发展,改变养殖户由“底、小、散”的产业发展局面向“规模化养殖”转变,还用“以购代捐”的方式拓宽销售渠道,解决农特产品销售问题难题。养殖场现已建成2000m2肉牛养殖圈舍,养殖肉牛114头。该村计划发展母牛养殖,使肉牛养殖成为腊洞村的主导产业。

--> 2023-09-04 锦屏县启蒙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225981.html 1 肉牛养殖“犇”幸福 乡村振兴“牛”劲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