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9月04日

人才活水竞奔涌

——从“两村”赛事看“人才振兴”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康莉 实习生 杨家睿

独木不成林,“聚才”是振兴之“基”。

随着我州“村BA”“村超”乡村体育赛事先后火爆出圈,也打破了乡村振兴人才“困局”,州人社部门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精心谋划,围绕“村BA”“村超”带来的“超经济”流量赋能,进一步深挖与劳务品牌、地摊经济、零工市场有机结合的发力点,着力开辟新业态就业的新增长点,激励各类人才在黔东南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绘就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

“现在的榕江发展环境好、政策红利多、干事创业优,我们需要人才、呼唤人才,也必将成就人才。”榕江县委书记、县长在致广大人才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7月,榕江县2023年第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现场,7个项目集中签约,覆盖农业、科技等领域。该县不仅以产业搭平台、以项目留人才,还积极引导创业能人、致富达人、高校毕业生等回乡创业,推动智力回哺。

“90后”青年唐胜忠就是其中一位,2022年他返乡创业,带领十余名榕江籍大学生在内的团队尝试用新媒体方式宣传、推销当地的好资源、好产品。

贵州山呷呷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唐胜忠说:“乡村振兴时代,人才振兴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所以也是需要我们这些返乡的大学生来助力。现在我们主打的一个理念是‘一个IP、一个品牌、一个产业’,在做内容孵化的同时,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把平台做大,一起为乡村振兴做一些贡献。”

推动“村超”“村BA”+ 劳务品牌,培育就业新动能。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村超+乡村主播”为主抓手,发挥主播“1+N”聚合裂变效应,着力打响“黔东南乡村主播”技能品牌。今年来,累计组织榕江县开设乡村主播类培训400余次1.2万余人次,推动榕江县新媒体产业园创建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村赛”期间,各类乡村主播开展直播3000场次以上,观看互动人数超1亿人次,带动蔬菜、西瓜、杨梅、大米等农特产品实现销售收入超4亿元,带动就业5万余人次。同时也有效激活全州旅游、批零住餐、服务业就业岗位,特别是促进黔东南银饰、刺绣、蜡染、编织以及蓝莓、百香果、硒米、麒麟瓜、茶叶等特色农产品销量大幅增长,不断推动“黔东南绣娘”“黔东南银匠”“黔东南制种工”等特色劳务品牌提质扩容。目前,全州共培育特色劳务品牌28个,带动就业12.8万人次。

“从观众到老板,在家门口赚到了更多的钱,都要感谢‘村BA’。”今年的“村BA”又开赛了,台盘村村民王春花和丈夫在沿街摊位摆摊卖粉,顾客络绎不绝,生意十分火爆。

“村超”“村BA”的赛场上激烈酣畅,赛场外的各类小摊上也是人声鼎沸,让群众在家门口找到了商机,激发了内生动力,增强了干事创业信心。

推动“村超”“村BA”+ 地摊经济,激活创业新引擎。以两个“村赛”为契机,进一步实现“地摊经济”与“就业创业服务”有机结合,让“地摊经济”成为拉动就业创业的新引擎。今年台江县“六月六苗族吃新节”(村BA)期间,台盘村内沿街新增500余个临时摊位,深山集市规划提供摊位200个,临街门面新增短租餐饮门面50余个,带动餐饮、住宿、手工等就地就业2000余人。榕江县提供“超好吃”美食促就业,“村超”赛事期间,在体育馆周边科学合理规划5000余个免费摊位,打造“村超美食小吃一条街”,为观赛群众提供餐饮美食、农特产品、赛事周边销售等服务,促进1万余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增收。通过“村赛”赋能+政策引领+服务保障,目前全州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1亿元,兑现自主创业补贴、创业场所租赁补贴616万元,扶持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各类群体、小微企业自主创业1005户,带动就业3265人;引导农村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1.2万人。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村超”“村BA”已然成为了我州乡村振兴的名片,实现了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前来投资,扩建、升级、打造“村超”“村BA”赛场、民宿等品牌系列项目源源不断,对零工人员的需求量大增。

推动“村超”“村BA”+ 零工市场,释放就业新活力。紧扣省级部署,围绕名称、目标、管理、服务“四统一”和场地、设施、人员、制度、任务“五个有”标准,借助两个“村赛”引流带来的“井喷式”用工需求,全方位收集餐饮、搬运、手工、水电等零工岗位,并按职业、技能水平、就业意向分类摸底灵活就业群众。创新零工“即时快招”服务模式,为零工人员与“村超”“村BA”用工主体提供快速发布信息、现场对接洽谈、即时确认结果、当日面试到岗、业后首付报酬等服务,确保用方放心、供方安心。自“村超”“村BA”开赛以来,仅榕江、台江两县零工市场累计收集岗位1.1万余个,新增激活零工岗位3000余个,帮助5000余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累计实现增收达5000万元以上。目前,全州共建设零工市场(驿站)29家,累计发布零工岗位4万余个,提供服务3.8万人次,促进就业2万余人次。

记者从州人社局了解到,当前按照省人社厅工作安排,为做好“村BA”“村超”组织工作人员的职称申报工作,州人社局积极靠前,主动为“村BA”“村超”赛事服务,组织台江、榕江两县人社部门职称工作人员与“村BA”“村超”主办方及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沟通对接,及时了解“村BA”“村超”组委会相关人员的基本情况,宣传相应职称系列的各项申报条件和政策,指导相关申报人员对照条件准备申报材料,截至目前,两县约有10余人拟申报群文系列职称。现正在组织拟申报人员结合实际收集、整理和完善各项申报材料,待材料上传后,采取“一事一议”的形式组织开展评审。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我州将以“村BA”“村超”为契机,以更有效的工作、更广阔的舞台,把广大人才团结凝聚到乡村振兴行动中来,为黔东南高质量发展赋予源头活水。

--> 2023-09-04 ——从“两村”赛事看“人才振兴” 1 1 黔东南日报 c225992.html 1 人才活水竞奔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