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天英 王金海
“入党仪式一生一次,思想入党一生一世。”这是台江县中等职业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黄健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也正是他对待工作的真实写照。2021年8月,他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东西部协作结对帮扶的号召,远离家乡来到千里之外的台江县支教,挑起发展台江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重担,全力以赴克服饮食、语言、气候、思念等难关,快速融入了台江职校这个大家庭。
在支教的两年工作生活中,黄健光用心、用情带领全校师生用知识传递能量,用技能诠释精神,用劳动淬炼品质,在广泛参与中更加全面地展示了东西协作和教育援黔的丰硕成果,更将职业教育的“种子”播撒在苗乡侗寨,让职业教育充满了无限温情。
注重规划引领,明确学校发展方向和目标,引导师生为实现规划目标而努力。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经帮扶团队和本地领导干部的研究,形成了学校发展“十四五”规划,确定了“十四五”期间学校的发展目标,明确学校定位,有助于凝聚人心,促使全体教职工朝着同一目标迈进。
深入推进依法治校,逐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共修订和新建各类管理制度19项,调整以前与人性化管理相悖的制度,有效提高教职工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激发教职工内生动力。
黄健光积极争取三级组织部门支持,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增加教师队伍编制,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振教师队伍士气和事业心。与此同时,他还创新干部培养模式,全面任用本地干部,由原本的支教教师为专业部部长,转换为以本地教师为专业部部长,支教教师为部长导师的干部培养模式。部长导师在专业部管理、专业建设、教学提升等方面给予本地部长针对性建议。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黄校长到这里之后,及时对学校进行充分调研,与老师座谈交流,最后决定以本地教师作为专业部长,由支教老师作为专业部长导师,他希望以这样的方式为台江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队伍,更好为台江职业教育赋能。”该校党政办副主任张云帆说。
注重人文关怀,关心关爱师生。两年来,黄健光积极联系江西广源集团、佛山市清华大学校友会、华南理工大学顺德校友会、顺德职院等单位和组织,争取资源开展奖教助学等工作,提高学校教师获得感、幸福感,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黄健光每年寒暑假都行走在乡间小道上,身先士卒开展暖冬家访行动,为贫困学子亲自送上礼包。
在黄健光的带领下,台江县中等职业学校被评为贵州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省优质学校立项建设单位,跻身省示范校、优质校行列,为后续的国家级优质校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两年来,学校获得了省“兴黔富民”行动计划骨干特色专业、产教融合基地已经精品开放课程的立项;获得州级骨干专业立项、州级实训室建设专项经费支持。师生参加各类比赛获奖斐然,特别是现代农业专业部教师团队参加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得省赛一等奖并进入了国赛,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蔬菜嫁接”赛项荣获国赛三等奖……
“自从黄校长到我们学校支教以后,让我们在竞赛教学能力比赛上有了一个很大的突破。学校设立了突出贡献奖,我们都积极参与各类比赛,今年我们的两支教学能力大赛的队伍都进入了国赛,这是学校历史上最大的突破。”该校教学处主任吴静说,黄健光不仅把先进的教学教育理念带到这里,还积极主动帮助老师们提高业务,同时关心全校师生的工作和生活,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大家。
黄健光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处处讲奉献,事事做表率,领导学校全体教职工团结一致推进高质量发展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入党仪式一生一次,思想入党一生一世。”这是黄健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恰好是他对待工作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他长期以来都恪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既投身于教育洪流,必为教育奉献毕生。
职业教育,是教育,更是民生。黄健光表示,自己跨越千里来到台江,只为深耕职教培沃土。下步,将按照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带领学校培育示范专业,打造优质专业,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管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技能训练,同时争取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让在台江县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每一名学生都能学到一技之长,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