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9月05日

爱心无限 润雨无声

—— 记凯里市第一中学教师刘英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韦启悬 吴路路 王心

“教育是一门以爱为底色的事业,用爱呵护每一个学生,才能做有温度的教育。”在接受采访的近两个小时里,刘英始终微笑着耐心回答记者的提问,记者体会着她的教育智慧,并深刻感受着她甘守三尺讲台献芳华的情怀。

刘英是凯里市第一中学的一名教师,三尺讲台、一支粉笔,她坚守教育岗位二十四年如一日,不忘初心,每天早出晚归,只为开启学生的心智,播撒希望的种子,书写人生的理想——“让孩子们走出大山,看广袤的世界”。

桃李满园,春晖四方。在二十四年的教学生涯里,她先后将20多名学生送进清华、北大,为其他重点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生源。2020年,在她任教的班级里,有8名同学被清华和北大录取,其中3名同学分数分别排名为全省文科第三名、第四名和第十名,一名同学排名全省理科第五名。由于是她担任班级的英语老师,英语单科成绩更是突出,140分及以上的就有35人,最高分达到148分。2023年,她又把6名同学送进清华和北大,并且带出了一名全省理科状元。刘英老师凭借自己过硬的教学能力,先后被评为州级骨干教师、州级优秀教师、州级名师、凯里市十佳教师、省级骨干教师,2020年获得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的表彰。在获得这些殊荣之后她反而平静得像个旁观者,她认为,在教育领域,比身份头衔更重要的是要有让学生成才的教学本领。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作为一名教师,生命中会遇到很多个学生,每一个学生对你而言,只不过是众多学生中的一个;然而,对于学生来说,你却是他生命中遇到的有限老师,你将是开启他万千世界的人。若爱,请深爱;若教,请全力以赴。”刘英说。在她看来,教育事业意味着一种责任、一种幸福、一种快乐。在她担任毕业班班主任期间,每天早上6点钟,天蒙蒙亮就从家出发去学校,去督促班里的学生早读。晚上下晚自习,还要到学生寝室去查寝,天气冷的时候,仔细检查学生的棉被够不够保暖,经常忙到11点过才回家。为了缓解学生们的考前压力,刘英经常自掏腰包请学生下馆子,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给他们做心理辅导,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每当有学生生病了她便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马上联系自己熟识的医生,开车送学生去医院,确保学生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治疗。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觉得她和蔼可亲,但在课堂上她又很严格,她很负责也很善良,我们跟她特别处得来。”刘英的学生黄江川说。在学生眼里她扮演着很多角色,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严师,又是嘘寒问暖的慈母,更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大姐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她认真研究教改动态,跟上教改步伐,创造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她以好课的标准备好每一堂课,课堂上采用“深度学习:学思+学用+学创”的课堂范式,以学案为载体,以训练思维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思维网格图,达成深度学习的目标。她的课堂是师生互动、共同成长的时空,也是思维碰撞、情感交融的场所。

“对于刘英老师我只能用‘非常’来形容,非常的认真、非常的负责、非常的敬业,但凡有空她都在班里指导学生,学生们都很喜欢她。”刘英的同事李时建,也是她八年的老搭档对她的评价很高。

“我给你看一下我们班学生‘我要高中’的视频。”在刘英老师堆满书籍的狭小工位前,她热情地给记者讲解她珍藏在笔记本电脑里的幸福瞬间。“你看,我把粽子挂在门上,学生挨个挨个地跳起来用头顶粽子,这就是我们弄的‘我要高中’的考前解压小游戏。快看快看,我们班的全省高考状元就是这个。”“这是我们举办的成年礼,每个学生都要过‘成年门’,这是我们订的‘成年蛋糕’,上面有我们班每个同学的名字。”“亲爱的英英姐:教师节、中秋节快乐!非常感谢你对我如此专业、负责的教诲……”刘英把学生送给她的节日卡片一张张拍好,收藏在一个文件夹里。谈话间,刘英脸上堆满了幸福,跟记者分享她的快乐。

“教育之道无他,唯爱与榜样而已。”在刘英看来,教育是一场漫长而优雅的修行,在这个旅途中她以爱为底色,希冀自己始终做一名有温度的教育人。

--> 2023-09-05 —— 记凯里市第一中学教师刘英 1 1 黔东南日报 c226062.html 1 爱心无限 润雨无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