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娅琳 吴路路 杨育森 通讯员 杨忠
近日,走进黄平县旧州镇寨碧村的吊瓜基地,放眼望去,接连成片的吊瓜藤铺满丝网,一片翠绿,一个个圆润饱满的吊瓜从瓜藤上垂下来,密密麻麻,长势喜人。
“这个基地有1000亩(1亩=0.0667公顷),比较易于管理,经济效益也相当不错。” 村总支书记王清华介绍,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十分适宜吊瓜生长,这里生产的吊瓜个大、籽粒饱满,纯正度和清香度高,深受市场青睐。
“我家土地流转了6亩多,每亩九百元,我现在在这个吊瓜基地干活,每天有九十块钱,生活越来越好。”正在吊瓜基地做工的肖光付告诉记者。
近年来, 寨碧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土地的三权,有序稳步地流转土地,利用政策结合村情,采取“党支部+企业(致富能人)+农户”的方式,除了吊瓜基地,还建成本地300亩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以网格式经营化,强调与市场对接,加强旅游销售主体经营模式打造,让游客来到寨碧,吃在寨碧,玩在寨碧。
同时,充分整合村级资源,利用“三变”资金,不断增大村集体经济资产,增加群众收入,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循环推动产业发展,有效解决农民收入难题。通过梳理村级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特点,利用交通便利、核心村等区位优势,着力打造民族文化、村情村貌、乡风文明、特色产业旅游,有力推动农村经济创新发展。
走在旧州镇寨碧村的道路上,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柏油路直通农家小院,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繁花似锦,绿意盎然。
今年以来,寨碧村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立足点,创新推行党员“星级化”管理,激活“红细胞”,办实“小民生”,打造基层党建“强磁场”。
“星级化”管理分为科学定“星”、公开评“星”、广泛亮“星”、动态管“星”。从党员义务、模范带头、乐于奉献3个板块定“星”,包括“三会一课”、家庭邻里关系、志愿服务、参与村级治理、带头帮扶致富等内容。组织党员群众参与创“星”评“星”,广泛接受评议和监督。完善党小组阵地建设,党员亮身份、践诺言。对授星党员家庭户建立台账,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星”能授能摘。
实现“星级化”管理,将党建工作的“无形要求”变为“有形指标”,激励党员乐于奉献、带头示范,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得到全面提升,打通了乡村治理“神经末梢”。
如今,在寨碧村,村务管理、村集体发展、土地流转、矛盾调处、民政低保等工作得到党员群众积极拥护,通过党建引领带来的变化随处可见。
“下一步,寨碧村将继续以‘党建引领、产业+旅游、两圈一中心 ’的模式,让游客来寨碧能够看得清、摸得着、留得住。”王清华说。
让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富民,寨碧村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化通道,把“生态优势”变成“民生福利”,乡村治理效能有效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持续改善,乡村振兴“奋进曲”激越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