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黄雨棋
近年来,黄平县重安镇天堂村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村党总支书记沈成义在其中发挥出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追“人才之光”而行,厚植头雁领跑的价值理念。
天堂村在人才选配这一块做到强化党建引领,选好头雁助领跑。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领头雁”,着重选拔能力强、干实事、有想法的“带头人”进入村“两委”队伍,无论是推进产业振兴全面展开还是加强乡村治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必须坚持党建领航,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招募高校毕业生从事“三支一扶”,汇聚起“群雁齐飞”的产业动能。召开村“两委”产业座谈会,帮助厘清发展思路,明确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成效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任务。注重干部教育培训,组织村“两委”、产业能手“走出去”赴其他县、市进行学习,提升天堂村以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能力,拓宽发展集体经济路径。按月对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到账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列入月度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清单,过程中督查落实。
追“奋斗之光”而行,厚植愈挫愈勇的价值理念。
沈成义于2013年10月从杭州返回重安,开始了这段与天堂村双向奔赴的征程。因为受父亲的影响,沈成义打算涉足养牛产业,最开始家里人不支持,村里也没人跟他一起,他非但没有放弃,反而自己一个人开始做起市场调研,学习其他养牛场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当笔者问他:“开始的时候就没想过失败这个后果吗?”沈成义摇摇头说:“从来没想过,开始做的时候就不怕失败,也没想后果。”他回忆道,他刚开始做养牛场的那几年,整个人又黑又瘦,每天起早贪黑地到养牛场里去看最新的情况。常言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民们看到收益可观,便也跟着沈成义做起了养牛产业,18年的时候,养牛场建成了规模化,共计养牛110余头,也雇佣了专门从事养牛产业的人员3名,在忙碌时期雇请劳动者可达10余名。天堂村在产业发展的路上,夯实党建引领产业振兴,把好市场准入“第一道关口”,激活服务保障“神经末梢”,释放更多产业红利,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为产业兴旺释放新活力,促进乡村治理提档升级,为产业振兴塑形铸魂。至此,沈成义在返家乡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追“先进之光”而行,厚植产业振兴的价值理念。
沈成义说:“我刚回来的时候,大家基本都靠出门务工补贴家用,我就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发展一下养殖业,带动村民一起走好我们村的产业路,带着大家一起脱贫。后来,国家开展扶贫项目扶持,我也先把这一块做起来,村民看到收益成果了,自然肯跟着一起干。”最初,扶贫项目由村委会先行试点,农民百姓看到成果也纷纷加入其中。17年,天堂村成立了合作社,采取“党建+合作社”的模式发展产业,采取“村村联建”的发展模式,所有扶贫项目辐射天堂村、大石村、五福村、望坝村贫困户,每日劳作农户可达百余人,充分发挥了当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优势,实现党建促产业、产业带民富的良好局面。目前,天堂村种植有80亩李子和50亩黄桃,当初扶贫项目开垦的田地和种植的果树,目前都由村民自主管理,自行销售,自己获利。另外,在沈成义等支部班子的带领下,依托地域特色,大力开发天堂村乡村旅游项目,打造以苗族、革家人为特色的民族文化风情旅游业、金凤山景区和特色产业联动发展。沈成义在产业发展的探索上不断走稳走实,不断开拓创新,创造出属于天堂村独特的产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