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也是微观经济的活力和后劲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随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正式出台,以及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一环。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是优化民营企业资源配置、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黔东南州金融行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标民营需求、对标企业期待,加强民营企业融资业务倾斜,促进“敢贷愿贷能贷”与“敢放愿放能放”对接,切实帮助民营企业稳预期、强信心,为民营企业稳定经营提供有力支撑和持续动力。
金融政策往细里谋
坚定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配套政策同向发力。州人民政府出台《黔东南州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三年倍增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 年)》《黔东南州金融支持“5+N”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实施方案》《黔东南州金融支持“桥头堡”“十大工程”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加大金融资源向“5+N”现代工业产业和“桥头堡”“十大工程”项目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倾斜力度,助力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产业链集群发展;人民银行黔东南州分行出台《黔东南州金融助企纾困“十项行动”实施方案》,州金融办汇编《2023年全州银行信贷政策及金融产品手册》推送给民营企业参考使用;交行黔东南分行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民营小微企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帮助民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打通融资“最后一公里”;邮储银行黔东南州分行认真贯彻落实总行印发《关于大力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围绕六个方面落实20条具体举措。
展期减费让利同步发力。对符合授信条件但遇到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继续予以资金支持,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如黔东南农信推广“特色信贷产品+续贷”“再贷款+续贷”等“N+续贷”支持;中行凯里分行通过借新还旧、贷款展期、调整授信品种、调整还款计划等方式,累计为企业延期本金2775万元;农行黔东南分行无还本续贷业务已累计发放3657万元、惠及小微企业18户。各银行通过不同方式努力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目前贵州银行黔东南分行对银行账户服务、人民币支付结算、电子银行等项目实施降费,对抵质押评估及登记费实施减免;农行黔东南分行对部分借记卡发卡行服务费、网络服务费实行优惠,共计惠及商户1100余户;贵州银行黔东南分行民营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幅度达46.77%;黔东南农信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调0.48个百分点,降费让利支持民营企业“轻装前行”。
融资对接往实里做
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开展融资专场,企业更“融”易。2023年州金融办先后组织开展金融支持“桥头堡”“十大工程”项目建设农发行专场、全州知识产权融资质押、“四化”产业基金申报项目、全州批零住餐及房地产等消费行业“政金企”融资专场等4场“政金企”融资集中对接活动,以及2场分行业的融资对接会议,共向银行机构集中推荐项目316个,拟融资规模482.63亿元。通过组织金融机构到企业的方式开展专场融资对接,促成我州3家民营企业获得融资2940万元。今年上半年,共计促成企业与银行签约项目116个、86.4亿元,落实授信项目102个、65.35亿元。
加强政银联动,融资更畅通。州人民政府出台《黔东南州肉牛产业“六方合作”工作推进方案》,实行政府、部门、银行、保险、企业、养殖场(户)六方通力协作,通过肉牛养殖设施设备抵押、生物资产抵押等多种方式解决融资担保问题,确保资金放得出、能收回、见成效。州金融办走访调研2家肉牛养殖企业,推动省联社黔东南审计中心印发《关于抓紧做好肉牛产业信贷服务的紧急通知》;贵州银行黔东南分行与州工商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方位、立体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为民营企业“供氧”“输血”;农行麻江县支行与麻江县工商联、麻江商会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和授信协议,现场向麻江县商会授信8000万元。
深化融资担保,增信更给力。充分发挥融资担保增信作用,截至上半年全州17家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融资在保户数975户、在保责任余额23.29亿元。同时争取省级融资担保机构业务向黔东南州倾斜,协调省农担与州金融办、州农业农村局等州直部门联合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省工担与州金融办、州工信局形成联动机制,加强“一县一业”、担保联盟等方面的合作,上半年,省农担公司、省工担公司、省再担公司在黔东南州在保业务和开展“442”风险分担业务共计19855笔,在保余额39.34亿元,同比增长超百倍。
金融服务往深里做
厚植民营企业成长沃土
企业需求精准适配。在建立重点领域专项对接机制方面,交行黔东南分行实行“台账式管理、清单式推进”,强化民营企业重点信息和情况反馈;在优化融资授信方面,贵阳银行黔东南分行通过银团贷款、进口信用证、固定资产贷款等组合授信模式为民营企业融资授信4.74亿元;在支持旅游、批零、农林牧渔等民营企业信贷规模和覆盖面方面,农发行黔东南州分行投放5.58亿元支持30余户民营龙头企业,贵州银行黔东南分行投放金额达2.42亿元支持99家民营旅游企业;在支持“专精特新”民营企业方面,建行黔东南州分行联合贵阳银行黔东南分行为贵州海生玻璃有限公司专项投放项目贷款2.04亿元,农行施秉县支行发放贷款超1亿元让一家太子参小作坊培育成规上工业企业、省级“专精特新”龙头企业;在支持非遗苗族刺绣方面,农行施秉县支行采用“协调省级担保机构保证担保+信用方式”模式做好金融支持,带动1297名妇女就业增收。
上市企业精准培育。由州金融办邀请省证监局、北京证券交易所、银河证券、开源证券、华创证券等走访企业20余次,帮助黔东南州上市挂牌后备企业理清上市思路,破除上市顾虑,加快企业上市挂牌进程,累计培育在库上市后备企业15家,其中民营企业14家。
走访对接精准服务。州金融办组织州级金融机构组团到黎平县、从江县与企业面对面对接金融支持“5+N”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桥头堡”“十大工程”建设项目,共为黎平县、从江县推送92个项目,拟融资需求235.21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接走访,黔东南农信开展“走千企、促融资、促发展”活动,建立重点企业名单推送走访对接机制,走访企业666户发放贷款金额12.74亿元;交行黔东南分行强化银企对接机制助企纾困“覆盖面”,推进“两走一撮”对接机制。
首贷培植精准对接。人民银行黔东南州分行指导银行机构提升民营企业首贷能力,开展首贷户客户扩面和信用贷款增量行动。目前中行凯里分行建立首贷服务顾问团队,按照“一企一策”原则为企业设计首贷融资方案,提供全流程财务辅导、产业指导;邮储银行黔东南州分行推出“首贷户”专属贷款金融产品,让规模小、无抵押无担保企业“首贷”不迷茫。截至目前,累计对接1.1万户企业首贷需求,向8917户企业发放首贷27.3亿元。
金融创新往新里抓
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动能
金融数字化转型。近年来,全州金融机构积极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探索“线上+线下”的新型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降低民营企业信贷准入门槛,减少不必要审核环节,对企业实行一次调查和一次审批,大力破除传统抵押,积极推进信用贷款、供应链贷款投放。贵州银行黔东南分行采用“线上+线下”累计投放信用贷款户数313笔,金额达9.58亿元;农行黔东南分行线上经营贷款累计投放1442笔2.49亿元;邮储银行黔东南州分行以“互联网+大数据”为基础,运用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产业链上下游民营企业提供高效金融服务。
创新金融产品。丰富符合民营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大力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捷度,如贵州银行黔东南分行推出“复产贷”帮助企业复工复产,通过调整还款期限、借新还旧、无还本续贷、重组等方式帮助185户民营企业渡过难关,调整金额4.82亿元;黔东南农信推出“小微快贷”“兴牛贷”“助旅贷”“烟商贷”“码牌快贷”等专项信贷产品助力各类市场主体获得金融支持;工行凯里分行对优质民营制造业企业,额外增设助“民”专项贷款规模,优先保障民营及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仅依托“银证通”产品为36户民营企业发放贷款1.29亿元;中行凯里分行推出“商E贷”“科创贷”;交行黔东南分行推出“普惠e贷”“兴农e贷”,持续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信贷供给。
发挥保险保障。保险机构面向全州专精特新企业建立长效保险保障机制,仔细研判企业经营风险和保险保障需求点,以企财险、货物运输保险为主,帮助企业提高抗风险能力。目前,人保财险黔东南分公司承保9家专精特新企业,累计提供风险保障2.63亿元。推广生猪价格指数保险、鸭蛋价格指数保险、水果价格指数保险3个险种,今年以来为民营企业及农户提供3.32亿元风险保障,已支付赔款942.29万元。
聚焦民企所需,立足金融所能。下一步,黔东南州金融行业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持续深入落实《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围绕州委“一体两翼”战略抓手,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营造更好的金融环境,助力黔东南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文由黔东南州金融机构提供,州金融办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