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波) 初秋时节,走进锦屏县敦寨镇雷屯村,一栋栋小洋楼整齐排列,在文化广场、百步跳桥、沙洲草坪上游客熙熙攘攘,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现出了满满幸福感。这是该县党建引领“农文体旅”融合发展,推进强村富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锦屏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休闲农业、非遗文创、体育赛事、乡村旅游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拓宽群众就业致富路子,全力打造强村富民新场景。
推进创新创业,发展休闲农业。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一村一景”的发展思路,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大力发展集休闲、观光、采摘、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与此同时,结合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和区位优势,鼓励和支持251名致富带头人、46户种养大户、21名带货主播等方面人才创新创业,催生出488家家庭农场、96家民宿、75家农家乐、36家特色餐饮等特色经济,有效带动17452户群众实现劳务增收和效益分红,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506.7万元。
传承民俗技艺,打响非遗文创。依托丰厚的非遗文化资源,积极创新“非遗+文创”的方式,搭建民俗工坊、传习基地、传承人等平台,共同推进织染工艺、雕塑工艺、锻造工艺、绘画剪纸等非遗产品转化成文创产品。通过抖音、电商、快手等自媒体平台,宣传展示刺绣、银饰、花脸龙等非遗文创产品,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推动非遗从“盆景”变“风景”。目前,全县共开办有非遗合作社、公司、工坊、传习所11家,有会员600余人,全年线上线下销售收入约200万元,吸引周边游客约2万人。
建设配套设施,举办体育赛事。围绕“运动之城·康养之都”发展目标,举办“贵州锦屏亚狮龙杯”等系列羽毛球赛事,培育以赛促健、以体促旅、体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配套建设停车场、游览车道、文化体验中心、管理服务中心及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有力带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同时借势实施“体育+旅游+康养”项目,通过科学规划布局,统筹各类资源,将县域内的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以及体育旅游产业融合起来,全面提升对外知名度。今年以来,全县累计举办各类体育赛事228场次。
延伸开发路径,拓展乡村旅游。依托隆里古城、茅坪木商古镇、文斗苗寨等景区,举办多样化节会活动,推进沉浸式旅游开发,重点打造一批美丽田园、农耕体验、野外露营、户外运动、研学旅行等示范点,拓展乡村生态游、休闲游。创新“网上服务+落地服务”相衔接的旅游管家模式,为游客提供旅游攻略、行程规划、出行接送等一站式服务,有力延伸和拓宽乡村旅游路径。目前,全县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州级旅游村寨2个,2022年以来接待游客39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