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田仁琪 韩江月) 自开展和美城乡“四大行动”以来,下司镇马场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开展“四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多措并举,构建起“凝聚民心、服务社会”和美城乡“四大行动”志愿服务体系,推动文明实践入群众脑、进群众心。
“志愿服务+小宣讲”,传播基层“好声音”。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理论宣讲作用,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目标,整合各方资源,构筑精神堡垒,着力打造理论宣讲阵地、培育一批志愿理论宣讲队伍,创新理论宣讲方式。通过脚沾泥土“沉下去”,让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活起来”。目前,累计开展理论宣讲、典型选树、文明新风倡导等文明实践活动50余场次,发放《下司镇和美城乡“四大行动”倡议书》500余份。
“志愿服务+小阵地”,构建基层“新队伍”。紧密联系实际,将志愿服务与村级重点工作有机结合,不断完善“新时代文明建设”服务功效,及时吸纳本地党员志愿者、道德模范、“五老”人员等常态“入伍”,推动志愿服务协同高效,建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回馈机制,吸引更多志愿者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目前,马场村配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室1个,农家书屋1间,文化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志愿服务站和养老服务站等各1个。
“志愿服务+小行动”,点亮群众“新生活”。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平台,积极探索出“党建+创建+志愿+服务”的工作模式,组织村内党员干部每月参加至少2次和美城乡“四大行动”志愿服务活动;积极采取“敲门行动”,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慰问特殊人群、宣传村规民约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的“文明礼让·安全出行”“文明新风倡导”等志愿服务活动,用群众服务来供给匹配群众需求。
“志愿服务+小培训”,聚焦六抓“倡新风”。通过抓统筹、抓宣传、抓典型、抓监督、抓积分、抓载体的方式措施,综合整治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突出问题,破除陈规陋习、厚植新风正气,推动全村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目前,全村召开“坝坝会”16场次,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等推送宣传移风易俗相关信息,累计开展入户宣传800余次,已在村内推行“合约食堂”,引导群众简约适度办酒、树立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