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郑淑芝
近期,凯棠镇上演着“爱心接力”,政府为滞销农产品“牵线搭桥”,党员干部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听讲帮办”,乡村乡贤支持教育发展捐资助学,社会各界发扬尊老爱幼中华传统美德,点滴爱心不断汇聚在这片乡土……
爱心助农 产销对接
为了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凯棠镇专门开辟了农产品滞销“直通车”,通过线上下单、拼团上门、商超对接、产地“直销”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畅通农货销售渠道。截至目前,凯棠镇已帮助辖区群众“搭桥”销售2万公斤南瓜、黄桃、西瓜、水晶葡萄、红心猕猴桃等绿色果蔬,增加销售额近15万元。
爱心敲门 “听讲帮办”
眼下正是农事忙时,梅香村的杨再平老人因家中缺少劳动力,地里的收成无人采收,成了他的燃眉之急。凯里市委办公室了解到此情况后,第二天立即组织党员干部进驻村里,与梅香村的“红服队”志愿者们,一起帮助杨再平老人完成秋收。田间地头,大家分工协作、热火朝天;家中院坝,丰收的玉米络绎不绝进了家门,老人笑脸盈盈……党员干部们以“党在我心中,我在群众中”为抓手,用“听讲帮办”绘就了最大最美的干群同心圆。
爱心助学 圆梦远方
凯棠镇始终将扶智与扶志相结合,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将助力学子成长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号召各级组织和社会各界传递爱心、接续善举、捐资助学。8月以来,凯棠镇内自发举行了“贵州兴凯教育基金会”,梅香村、白水村,阳别寨、清井寨、别书鲁寨等奖学、助学活动,帮助莘莘学子圆梦求学。据悉,2023年内凯棠镇共开展重教兴学行动10余场,发放助学金及物资近40万元,助力300余名学子成才。
爱心济困 善行乡村
8月30日,凯里市教育和科技局以及贵州九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行到凯棠镇新村村、龙塘村面向困难群众、弱势群体开展关心关爱行动。到新村村看望困难老人王蓉时,他们亲切询问老人身体状况和日常生活情况,并送上了慰问物资。据了解,本次关爱行动共筹备了市值1.5万元的粮油蛋奶、学生书包等爱心物资。新村村的驻村干部吴涛说道:“此次活动凝聚了社会力量,推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更是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