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9月10日

躬耕教坛,更需尊师重教

○ 张西流

9月10日,是我国第39个教师节,开展主题活动,问候全体教师,表彰优秀教师,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已成为教师节的“保留节目”。特别是,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躬耕教坛,强国有我”,显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广大教师在感到光荣和自豪的同时,也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

事实上,近几年的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均下发通知,要求全国各地通过开展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工作系列讲话精神、宣传优秀教师典型、走访慰问基层一线教师等活动,充分展现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

为此,教师节期间,全国各地将广泛开展“时代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选树宣传活动,全国优秀特岗教师巡回报告等活动。特别是,教育部要求,要用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传播方式讲好教师故事,树立“大国良师”崇高形象,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浸润式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师道传统,让尊师重教在全社会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众所周知,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历史上,但凡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无不重视教育,无不尊重教师。古人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回顾先哲圣贤们一个个精辟的论述,揣摩个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我们不难发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尊师重教的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和推动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和推动着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可见,躬耕教坛,更需尊师重教。这就要求,尊师重教,不仅是在教师节提起的一句口号,也并非是走过场似的送给教师鲜花和掌声。尊师重教,就是政府和教育部门,把每一天都当成教师节,把教育当作一项民生工程,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只有当这种政府行为,逐渐转化为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社会共同努力时,尊师重教的思想观念,才会潜移默化地入口、入眼、入脑、入心。

--> 2023-09-10 1 1 黔东南日报 c226553.html 1 躬耕教坛,更需尊师重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