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予涵
“今天嫁女儿我没要一分钱彩礼,只要孩子们过得好,比啥都强!”白彦龙说,按照他们村以前的风俗,彩礼要得越高,女儿在婆家的地位就越高,过得越好。(9月7日《中国妇女报》)
彩礼是一种传统婚俗,以表示对女方的尊重,寄托着父母对新人的美好祝福,在很多地方,彩礼已成为婚姻必备的“礼俗”。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地方的彩礼居高不下甚至一路看涨,彩礼之重逐渐成为许多家庭难以承受之重。
之所以出现高价彩礼,根本原因在于陈旧的婚俗观念。在很多人眼中,彩礼是男方的财力展示,更是女方的面子,彩礼越高说明女儿身价越高,在这种风俗习惯下,很容易造成互相攀比,导致高彩礼愈演愈烈。彩礼作为婚姻的一个见证,如果家庭比较富裕,彩礼多一点也无所谓,但如果日子本来就过得紧巴巴的,还要拿出这么多的彩礼,虽然面子足了,但因财力严重透支,影响婚后的生活质量,成为家庭关系不和睦的导火索。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倡导移风易俗,推动婚事简办、喜事新办。比如,一些地方制定彩礼限额标准,为彩礼“限高”;有的地方将限制高价彩礼纳入村规民约,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还有的地方建立“零彩礼”家庭礼遇机制,给予“零彩礼”礼遇对象信用贷款、健康体检、景区旅游、岗位招聘、子女入学等优待,这些都是很好的探索,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认可。
婚俗改革涉及千家万户,更关乎幸福生活,随着时代在进步,婚俗也应当与时俱进。期待各地进一步深化婚俗改革,拿出更多务实有效的举措,移“歪风”,易“低俗”,促进人们的观念更新,让彩礼回归合情合理。更期待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自觉抵制陈规陋习,让“零彩礼”越来越多,引领婚嫁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