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9月13日

生态文明建设语境下的黔东南林业碳汇与乡村振兴

□ 麻勇恒

在生态文明建设语境下,生态资源富集的黔东南州如何利用好优质生态环境这一大“宝贝”以实现生态资源向经济资本的转化,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创新性地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是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目标亟需深入思考与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

一、碳汇的本质及其功能

“碳汇”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还未被大众所理解。因此需要对这一专业术语以比较通俗的方式进行诠释,以利于广大社会成员对林业碳汇的理解。

1.碳汇的本质

由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所构成的植物生态系统,具有将耗散态的太阳能及大气中的CO2通过光合作用而“固化”形成资源的功能。换言之,植物(尤其是森林生态系统)对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具有降解作用。林业专家把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对大气中的CO2“固化”的过程,称之为碳汇。在本质上,碳汇是指植物(森林生态系统)清除CO2等温室气体的过程、活动和机制。

2.碳汇的功能

由于森林具有自然固碳的能力,基于此,森林碳汇便是指森林生态系统作为主体吸收并固定CO2的能力或过程。这一生态过程的功能在于为人类以及与人类共生的所有生命群体提供:(1)包括清洁空气等在内的自然产品;(2)包括生态农产品等在内的部分物质产品;(3)包括固碳释氧等在内的调节服务产品;(4)包括森林康养等在内的休闲、医疗服务产品。需要说明的是,森林生态系统作为资源生产者所生产的生态产品,大多数是免费的。但在生态危机出现,使得“生态稀缺”日益成为一个严重问题的今天,森林生态系统生产的生态产品获得了进入市场实现价值变现的机会。

二、生态危机:经济增长的非预期后果

长期以来,经典经济学家把经济系统看作一个能够控制的、不会产生任何熵增的纯机械系统,并认为经济活动的本质是人类通过劳动创造财富的过程,却忽略人类通过各种类型的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产生的扰动。但事实上,各种类型的经济过程都是人类凭借文化从自然界中截取物质能量(资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自然被人类的文化格式化、修改,或有意识地伪装,丧失了自然的原生性本质,成了人类攫取与掠夺的对象。从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角度审视,经济本质上只是人类通过对自然的有意识介入和干预,让自然按人的意志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发生物质——能量的转移或转换。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人类凭借文化与技术手段对生态系统的干预过程,同时也是对自然生态系统扰动进而催生生态危机的文化实践。从这个角度理解,生态危机是人类追求经济增长的非预期后果。

三、通过林业碳汇推动乡村振兴的理论前提

在“生态稀缺”已经成为约束人类发展最严重的瓶颈的背景下,通过“林业碳汇”交易,推动乡村振兴,本质上是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一种模式探索。因此,我们需要对发展、经济等问题有新的理论认知。

(一)资源、经济、产业

1.资源。这是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并库存于自然生态系统中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对象存在。它可分为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也可分付费资源和免费资源。需要明白的是,自然生态系统是资源第一生产者。人类以及与人类共生的所有生命群体生存发展所需的资源对象,是直接或间接来自生态系统的赋予。

2.经济。经济是人类通过技术手段从自然生态系统中获取的物质能量之总和。换言之,是被人类控制并流动在社会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形式。从这个角度看,生态系统才是经济系统的源生母体。

3.产业。产业本质上是实现资源“从自然状态转化为社会状态”的制度与技术安排的特定社会场域。例如,农业通过种植、收割等过程,将自然物变为可以消费或出售的市场产品。产业的贡献,是推进资源的价值变现,实现资源的“资本化”,避免资源因闲置而自生自灭。

(二)发展与高质量发展

1.发展。从经济学意义上理解,发展则更多的是指资源被盘活,即通过产业路径让资源从“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并通过产业手段实现资源的价值变现。

2.高质量发展。从宏观层面理解,高质量发展是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实现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实现绿色发展、生态发展,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是绿色、生态、循环。人类实现高质量发展,始终离不开生态系统的支持。生态系统犹如“计算机的主板”一样,对人类的生态状态与发展模式产生根本性与全局性的锁定。

四、黔东南州推进林业碳汇,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实必要性

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基础,产业振兴就是要全面盘活乡村资源,实现乡村资源的价值变现。乡村若没能实现产业振兴,就难以通过产业兴旺吸引乡村人群回归乡村以阻断乡村在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空心化趋势。然而,在探索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又必须把生态保护作为基本底线,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兼容,在此发展的双重要求下生态资源富集的民族地区以林业碳汇交易作为实践手段推进生态资源向经济资本转化的路径,具有重要的重要意义。

(一)生态资源富集的黔东南州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框架下,积极探索生态资源价值的变现渠道,是一项重大经济工作任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通过林业碳汇交易手段实现生态资源这一大宝贝的价值变现,正是实现区域经济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语境下,黔东南州的经济发展必须兼顾生态保护。通过林业碳汇交易实现林业生态系统的价值变现,能妥善解决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与黔东南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同步实现乡村振兴中的“生态振兴”之目标。因而,黔东南州通过“林业碳汇”交易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是解决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必然路径。

(三)黔东南州推进林业碳汇交易推动乡村振兴,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生态经济发展理念的本质要求。因从生态经济学意义上理解,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的资源形态,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自然生态系统(绿水青山)的生产与赋予,是绿水青山的存在优化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条件,并以“生态循环积累”的方式生产人类发展所需的各类资源。推进林业碳汇交易,推动乡村振兴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让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

五、建议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语境下,一切产业经济活动的价值归宿点都必须聚集到生态呵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发展的目标。鉴于此,黔东南州结合自身的林业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以林业碳汇推动乡村振兴的产业路径,这既是理论与实践创新重要体现,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探索,值得支持与肯定。然而,目前我国林业碳汇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主要只有三种,即政府生态补偿、林业碳汇金融、林业碳汇产业化。一些制度性问题的存在,可能制约着林业碳汇产品价值的变现,使得通过林业碳汇推进乡村产业振兴面临不确定性。因而需要从完善林业碳汇生态补偿制度、推进林业碳汇产品纳入国家统一的碳市场交易、强化林业碳汇金融路径理论与实践研究、健全林业碳汇产业为核心的产业扶持政策、加强林业碳汇产品价值变现的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推动黔东南乃至贵州林业碳汇价值的顺利实现。

(作者系凯里学院教授)

--> 2023-09-13 1 1 黔东南日报 c226803.html 1 生态文明建设语境下的黔东南林业碳汇与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