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光红 刘勇) 近年来,麻江县紧紧围绕黔东南州“5+N”产业体系,以蓝莓主导产业的规模化种植基础,大力推进蓝莓特色食品加工业发展,不断强化加工补链延链,丰富优质产品市场占有率,拉动农业产业升级。
清晨,在麻江县蓝莓交易中心,一辆辆冷链物流车早已大排长龙。待工人们将速冻的蓝莓鲜果装车后,随即陆续发往全国各地。
“我们的蓝莓主要分两块,鲜果和加工果,我们分为早、中、晚,早果和中果基本上都卖鲜果,尾果基本上都是加工果,交在我们这边的蓝莓交易中心。”宣威镇光明村蓝莓种植户王传东说
在麻江县乌卡坪蓝莓生态循环产业示范园,贵州蓝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各条蓝莓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在精深加工自动生产线上,一颗颗新鲜蓝莓经过分拣、清洗、压榨提炼、装瓶、杀菌、包装等工序后,变身成一瓶瓶蓝莓原浆。另一边,2吨蓝莓鲜果被运送至速冻车间,经过低温激冻处理后将发往广东、浙江等地。贵州蓝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峰对笔者说:“截至目前,他们销售额已经突破了400多万元,已接到了700多万元的订单。”
该公司生产有有机蓝莓原浆、蓝莓果干、蓝莓酒、蓝莓酵素等7个系列28款主打产品,每天公司平均要加工3吨左右蓝莓原料,出厂10000余瓶蓝莓冰鲜汁。目前,该公司已收购鲜蓝莓超400吨。
蓝莓深加工既延伸了产业链,又解决了蓝莓果销售问题。目前,全县蓝莓种植面积已经达到8.56万亩,产量3.76万吨,产值7.215亿元,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蓝莓种植生产基地县。麻江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带动全县3.6万人参与产业发展,实现人均增收1.2万元以上。“政府给我们苗,保底价回收蓝莓,果子成熟后,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保证了我们的收入。”蓝莓种植大户王燕对于政府给予的各项政策支持很满意。
麻江县坚持以加工为主、鲜食为辅的发展定位,原先单一的蓝莓种植产业已发展成集果蔬生产、加工、农耕体验、旅游观光、大健康等多业态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
“一产促二产,二产反过来又促进一产发展,一产、二产、三产融合,相互辅助,相互协调,按照规划,预计到2025年,全县蓝莓种植规模达10万亩,年产量5万吨以上,实现蓝莓产值10亿元以上。”贵州省蓝之灵山地特色农业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杰彬说道。
当下,麻江县正加快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统筹产地、销地和园区布局,逐步形成生产与加工、产品与市场、企业与农户协同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