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9月19日

托起群众“就业碗”

—— 我州多举措稳定和扩大群众就业提升民生幸福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韦启悬

就业是民生之基,收入是民生之本。近年来,黔东南州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充分用好东西部劳务协作帮扶政策,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帮助群众端稳“就业碗”。

自东西部劳务协作工作开展以来,从江县通过开展专场招聘会、援建帮扶车间、扶持企业吸纳、公益岗位安置等措施,实施县内对镇、镇内对村、村内对人的三级劳务对接模式,带着岗位上户,带着订单找人,向群众推荐就业岗位1900余个,帮助66327名群众实现稳定就业。

“以前我在浙江务工的时候,家里有事就得请假,有时甚至要辞工,来回很不方便,又费钱。现在县里建了扶贫车间,我在这里务工很方便,离家又近,方便照顾老人和小孩,而且每个月工资有五六千元,在这边上班我很满意。”务工群众韩中科说。他是银新社区的一名搬迁户,今年年初通过县里举办的专场招聘会来到了位于四寨河口的一家企业帮扶车间务工,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装卸材料包装成品,晚上下班后还可以坐便车返回银新的家里,能在帮扶车间就近务工对上有老下有小的韩中科来说,真是解决了一大难题。

像韩中科这样通过就业政策宣传来到东西部劳务协作援建帮扶车间务工的还有300多人。为了让县内企业、工厂车间更积极主动吸纳群众就近就业,从江县依据《黔东南州东西部劳务协作十条扶持措施》等文件,对年度内吸纳劳动力稳岗3个月以上企业,给予每人500元最高不超过3万元补助,目前已有15家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900人。

初秋时节,走进剑河县仰阿莎街道幸福社区食用菌种植基地里,一朵朵菌菇破土而出,长势喜人。最近,该车间种植的3万棒鸡枞菌陆续出菇,30多名工人正在车间里忙碌。

“楼上是我们的居民住房,楼下就是就业工厂,特别方便我们搬迁户就业。”剑河县幸福社区食用菌生产车间管理员万光连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该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转变发展思路,探索“党总支+公司+基地”的自营发展模式,利用闲置地搭建食用菌多层垂直种植装置,发展黑皮鸡枞种植。企业负责技术服务、菌种繁育,社区则进行日常管理、产销对接,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

“今年我们幸福社区车间种植菌棒20万菌棒,预计产量达到5万公斤左右。”剑河县幸福社区食用菌生产车间技术员刘红说。为了壮大社区的集体经济,该社区在产业发展上,充分利用了东西部协作的帮扶资金,发展食用菌、中药材种植、庭院经济等,同时社区还以招商引资的形式,引进了藤编厂、手套厂等六个帮扶车间,进一步拓宽社区群众就业渠道,确保搬进来、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截至目前,我们社区的产业基地帮扶车间,一共帮助了2300余名群众就业,解决了搬迁群众的就业难题。”幸福社区第一书记吴和慧表示。

剑河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不断强化产业支持,大力推进帮扶车间产业建设,一个个散布在社区里的“小车间”成为了拉动群众致富的“大产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为了满足高校毕业生和青年群体的求职需求,三穗县不断强化政策落实力度,全力拓展就业岗位,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质效,满足求职者多层次多角度的就业需求。

“我通过三穗就业公众号看到这条消息,就想过来看一下,有几个合适自己的岗位我都留了联系方式,填了招聘表。” “我还是比较中意武笔星汇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那个文职岗位,如果面试通过的话我就到这个岗位上去工作。” 近日,三穗县人社局、县政务服务中心联合举办三穗县企业之家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招聘会现场求职者们相互交流,在心仪的展台前详细咨询岗位情况,认真记录招聘信息,气氛热烈。

据了解,此次招聘会共有来自县内的10家企业,提供了文员、技术员、销售业务员等各类岗位400余个,有效帮助高校毕业生和青年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

“接下来我们不仅要收集县内适合的企业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还要加强跟劳务协作地区佛山和杭州的合作,找出更多优质的就业岗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选择的机会。”三穗县就业局局长潘华说。

截至目前,在三穗人社部门登记的高校毕业生4078人中已就业3400人,就业率达83.37%。

--> 2023-09-19 —— 我州多举措稳定和扩大群众就业提升民生幸福 1 1 黔东南日报 c227224.html 1 托起群众“就业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