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刘耀靖 郭冰清) 近日,笔者走进三穗县瓦寨镇调洞村柑子院“稻+鱼+鸭”综合种养基地内,一派丰收的景象尽收眼底。
放眼望去整个坝区遍野铺金,稻秆被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清风吹拂,微微荡漾着。随着农田内的水逐渐放干,一条条肥美的稻花鱼被抓放到渔网里。
“调洞春晖蔬菜专业合作社坝区产业在柑子院得到县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把坝区产业作为‘稻鱼鸭’州级示范点,今年的稻鱼每一亩地产100公斤,效益很好。”调洞春晖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再敏说。
稻田鱼的生长期约4个月,春耕之季放入鱼苗,稻谷收割之时收获稻田鱼。因为是在田里放养,自然生长,稻田鱼十分美味,深受消费者青睐。
为进一步推进粮食生产发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近年来,该县农业农村局不断探索“稻+鱼+鸭”的综合种养模式,进一步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了“一田多用、一地多收”。
“今年我县农业农村局整合省级渔业专项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实施。稻田综合种养提升工程,今年的示范推广面积是7000亩,其中州级示范点150亩,县级示范点150亩,乡级示范点6700亩,辐射推广2.69万亩。”三穗县畜牧渔业发展中心主任刘良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