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9月21日

粤黔协作再结硕果

黔东南又添5款“圳品”

本报讯 (记者 王佳丽) 9月20日,记者从深圳标准促进会获悉,经2023年8月29日供深食品标准工作委员会审定,黔东南两家公司5款产品通过了“圳品”评价,允许使用“圳品”标识。截至目前,黔东南州已拥有“圳品”产品10款,数量跃升至贵州第二位,有力推动黔东南州优势单品向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据了解,该5款产品分别为贵州黔香园油脂有限公司出品的山茶油(油茶籽油)、菜籽油(一级)、菜籽油(一级清香)、莱籽油(原香)4款产品与贵州久晟油茶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鲜榨茶油1款产品。根据“圳品”相关标准及评价规则,产品通过现场审核和专家评审,这是继贵州敬旺绿野食品有限公司出品的雷山银球茶(特级)等产品首次通过“圳品”评价以来,黔东南州短短数月在“圳品”评价上再次取得新的突破。

自佛山市对口黔东南州东西部协作以来,立足黔东南州“6个100万”农业提升工程,聚焦中药材、油茶、茶叶、精品水果、商品蔬菜、稻鱼综合种养产业,通过支持大湾区农林产品保供基地建设,推进优势单品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突破,做实“土特产”这篇文章,助力“黔品入粤”“黔货出山”。

——出台政策,奖补扶持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申报认证与“圳品”评价工作。通过政策激励、市场引导,成功认证“菜篮子”生产基地65个,数量位居贵州第二;认证“菜篮子”产品加工企业2家,实现贵州零的突破;帮助10个产品通过“圳品”评价,实现黔东南州由零向十的跃升。实施开通大湾区物流专线、举办电商网红直播大赛、奖补专馆建设促消费等协作项目,持续深化消费协作。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主动作为,做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承检工作。协调广东、广州、佛山相关部门,支持黔东南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成功备案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承检机构,方便州内企业就近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支持黔东南州实施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协作项目,采购检测耗材,加强人员培训,减免企业开展检测支出,增强企业参与申报的主动性。积极争取省农业农村厅支持,加强与深圳标准促进会以及有关检测机构的沟通对接,争取为黔东南州涉农企业开展“圳品”申报的线上培训和线下指导。

——牵线搭桥,穿针引线做好产销对接服务。整理发布消费帮扶产品市场经营主体名录、消费帮扶优质产品名录,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预算单位食堂食材采购、工会福利采购,优先采购黔东南州的苗岭西江山泉、小香猪、小香鸡、腊肉、蓝莓、香禾糯、百香果等优质农产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深圳国际现代绿色农业博览会、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广东(佛山)安全食用农产品博览会、广州乡村振兴(名品)展览会等重大展会。

——主动担当,爱心企业大力拓展消费帮扶。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主动牵头举办广东东西部协作“黔货进社区”“看村BA,买好黔货”等消费帮扶活动,发动爱心大使、奥运冠军、运动健将等纷纷为台江鲟鱼、雷山银球茶、榕江百香果等黔东南好物代言。引导乡村振兴全国消费帮扶广东馆丰富黔东南州农产品上架品种,支持碧乡公司采购三穗县咸蛋黄等优质农副产品,推出“臻碧乡”品牌月饼礼盒、端午粽子等,助力“黔品入粤”。

——双向开放,支持打通优质农产品进出渠道。在佛山市,开设黔东南州苗侗山珍农产品行业协会佛山办事处暨苗侗山珍佛山体验馆、协作地区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各区直营店;在佛山市禅城区九鼎国际城开设“贵粤荟·佛山馆”,举办黔东南州农产品产销对接暨贵荟馆“苗侗山珍”品牌农产品品鉴推介活动;南海区消费帮扶专摊开进保利西街灯光夜市。在黔东南州,佛山鹏辉公司在丹寨县万达小镇投资运营“佛山老字号特产馆”,佛山康丰公司在天柱县设立东西部协作佛黔(天柱)运营中心,推进“黔货出山”“粤货入黔”,实现两地资源、产品的双向互通。

——品牌培育,支持打造“苗侗山珍”区域公用品牌。助力“苗侗山珍-礼遇黔东南”创意包装设计作品在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重庆市农业农村委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印迹乡村创意设计大赛总决赛荣获二等奖,是贵州省唯一获奖的区域公用品牌。支持黔东南州苗侗山珍农产品行业协会带领会员单位积极“走出去”,参加各类涉农重大展会活动,与各类采购商、大客户建立产销对接联系,拓展粤港澳大湾区销售市场和营销渠道,持续打响“苗侗山珍”区域公用品牌。

今年1至8月,佛山市采购和帮助销售黔东南州农副产品已达27.46亿元,完成本年度粤黔两省《东西部协作协议》分解数的289.05%。

--> 2023-09-21 粤黔协作再结硕果 1 1 黔东南日报 c227367.html 1 黔东南又添5款“圳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