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9月21日

晚风吹过万达小镇

□ 刘燕成

金秋的丹寨万达小镇,游人如织,格外热闹,也格外的美。网络里有许多关于小镇的美文和美图,起始我也是通过网络平台认识到小镇的。“小镇位于丹寨县城东湖旁,距丹寨县老城中心1.5公里,建筑面积5万平米,建筑风格以苗、侗、水等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特色为主,全长1.5公里,包括苗族风情商业街、东湖自然风景区。小镇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体验于一体,是万达集团包县精准扶贫的重大创新,已成为贵州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为推动丹寨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夯实了坚实基础。”这是网络介绍的文字,我来到小镇后,感觉事实也完全如此。

其实,东湖还叫丹寨水库的时候,我就来过丹寨。不过,那是20年前的事了,作为新入职未到半年的公职人员,赴丹寨参与病险水库加固工程情况实地调研,东湖就是我们的重点调研对象之一。那时的东湖,除了距离丹寨县城特别近之外,就没有别的更让人向往的地方。多年之后,因公事再次赴丹寨出差,车出高速路口不远,便就见得一座灵秀的小镇,古色古香的屋宇下面,熙熙攘攘的游人慢悠悠走在水岸上。湖面远处,洁白的云朵随风飘来,山鹰穿梭在低低的云层深处,站在水草上的鸟儿东张西望,浑身湿漉漉的。仿佛是铜鼓之音,响过耳畔。前来接客的司机介绍,这就是丹寨万达小镇!人生际遇变幻莫测。20年后的今天,我作为省直单位的驻村干部之一,回到黔东南故乡工作,我已经把自己当作丹寨人。每逢饭后没事时,我总是会溜到万达小镇,或是在细浪轻抚的湖畔心无杂念地坐上一会儿,或是于环湖小道里忽快忽慢地走几圈,试图改变一下已经日渐臃肿的中年模样。

在尤公广场,稻粒芬芳的晚风一阵阵轻轻拂来,月光皎白,苗族儿女正翻动着锦鸡舞,朝天的芦笙旋律清幽。这让我不禁想到了苗族始祖蚩尤大帝,他是东方九黎部落首领,有兄弟八十一人,后与黄帝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因战败而被应龙所杀。先秦《山海经·大荒北经》里说:“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三国时期《皇览·冢墓记》里也说:“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闲时翻阅《述异记》,读到这样的文字: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牛氐人,人不能向。我们苗族同胞都以作为蚩尤大帝后人而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他以神的化身存活于我们心中,砥砺我们不断前行。黔东南是苗族的主要分布地之一,而丹寨又是黔东南苗族聚居的主要县份之一,为了纪念始祖蚩尤,丹寨人特意在小镇的入口处,以青石、鹅卵石等山地材料铺就而得尤公广场,是游人进入小镇的必经之处。秋月高悬的夜晚,常有身着华丽苗族服装的少男少女,汇聚于此,或是吹奏乐器,或是载歌载舞,或是成双成对坐在某处谈情说爱。小镇的晚风暖润,从东湖远处拂来,带着丝丝潮意。在有情人心里,这般繁华清幽的小镇和这般柔软清凉的晚风,就是爱的信物,是情的密钥。

随风而行,小镇的姊妹街、苗街,以及散布于街市两侧的鸟笼小院、造纸小院、蜡染小院、斗鸟场、斗鸡场、斗牛场和苗年广场、鼓楼广场、锦鸡广场等别具一格的休闲场所,亦是非常值得游览的。丹寨数十项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均在这街坊里设有专门的门市展示,游人皆可体验得到苗族远古的传统技艺和多彩的文化传承。在小镇,我们其实也可以触摸得到丹寨的过去,它的每一寸土、每一块石、每一片瓦,甚至每一匹草、每一个出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无不带着丹寨这片地域的深厚烙印。倘若从元至正十三年(1374年)始有建置算起,往下数,直到清雍正七年(1730年)的八寨厅,再至解放后撤丹江县和八寨厅,合设丹寨县,其间六百余年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流淌至今的时光碎片,仿佛一块块璀璨的金宝石,凝固着先祖的血脉,也光映着日月星辰,透射着一辈辈人的血与泪、哀与乐。小镇今晚的风,东湖今晚的月,也曾吹拂和照耀过那漫长而浩瀚的过往。风从波光粼粼的东湖那头吹来,抚过小镇的每一片瓦檐,又从东湖的另一端消逝。深秋的明月,高高地悬挂在秋空中。倒影在水里的夜色,把小镇映染得实在美丽极了。但我不禁想起了这样的句子: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突然间,一股不由言说的忧伤袭上心头。

当然,于内心深处,我是多么的愿意俯下身,亲吻这风中月色和大地!

--> 2023-09-21 1 1 黔东南日报 c227394.html 1 晚风吹过万达小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