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9月27日

警惕花钱给孩子“测天赋”

○ 苑广阔

近来,天赋基因检测热度在市场上兴起,一些商家推出相关服务。然而,记者采访了解到,部分检验机构涉嫌概念炒作,扩大基因与天赋的关联分析,也有专业人士指出,这是打着高科技噱头的消费陷阱。(9月25日《工人日报》)

孩子具有某个方面的天赋,这是绝大多数家长所求之不得的。因为一旦知道了孩子的天赋所在,那么家长就可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措施,让孩子的“长板”更长。说不定,这样的“长板”,可以决定孩子未来的人生走向,把孩子培养成某个方面的杰出人才、成功人士。

那么,如果现在有商业检测机构告诉你,只要按照他们教授的方法,使用他们提供的工具,把孩子的唾液寄送给他们,就能够通过基因检测的方式明确孩子在某个或多个方面的天赋,你愿意去做这种检测吗?而当一些家长花费了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的检测费用,拿到厚厚十几页的基因检测报告,心里却难免会有些忐忑:这样的天赋基因检测,真的靠谱可信吗?

其实,一个人的成功,或者说在某个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并非完全由天赋、基因所决定的,而是一个综合因素的结果。当前的一些基因检测项目,如检测孩子的求知欲、记忆力、抗压能力、吸取教训能力等,都是出于猜想和武断,这种做法本身就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不但无助于孩子未来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反而可能会耽误了孩子。

针对当前市场上的基因天赋检测乱象,广大家长要保持必要的理性。相关部门则应加强对新技术应用监管,及时评估和区分哪些是确定性成果,哪些尚处于测试和研究阶段。针对前者,应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其发展。针对后者,应严格禁止其入市,以维持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 2023-09-27 1 1 黔东南日报 c227919.html 1 警惕花钱给孩子“测天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