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陈妮妮 丁鹏 蒙卉恩) 9月25日至26日,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推进会议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乡村风貌保护提升培训会在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召开,我州作为6个经验交流发言地区之一,围绕“‘四体系’积极探索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新路径助推高质量发展”向全国推广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成效,亮点十足。
我州现有中国传统村落415个,占贵州省757个的54.82%,占全国8155个的5.08%,数量持续位居全国地州(市)级第一,2020年列入全国10个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州(市)之一,2021年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雷山县、台江县列入全省10个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集聚区支持范围。
近年来,我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和美乡村”的战略部署,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把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作为后发赶超的优势来推动。
通过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成功打造“雷公山原生态苗族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区”和“月亮山原生态侗族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区”,联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推出“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串珠成链”形成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和苗岭传统村落精品旅游射线,形成一体推进、高效保护、活态传承、融合利用“四体系”新路径,创新开展“城镇精致管理、农村环境整治、文明新风倡导、法治教育普及”和美城乡“四大行动”,展现新风貌、提振精气神、激发新动能,形成“以文铸魂、以文兴业、以文化人、以文惠民”的新局面。突出打造以“村”为主题的“村BA”“村超”等超级IP,全网浏览量累计超过500亿人次,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生动诠释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丰富内涵,被誉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生动诠释”,在收获社会各界、国内外主流媒体点赞的同时也讲好了黔东南州传统村落的故事,发出了黔东南州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