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吴昌连 杨家孟) 大大的市场里面一个个小摊,整齐又干净,物品丰富,菜品新鲜。近日,剑河县许多居民买菜有了新去处——剑河县一号桥旁边的新农贸市场,40多家流动摊贩搬迁至这里,居民买菜实现了一站式便利。
天刚蒙蒙亮,剑河县一号桥旁边的新农贸市场热闹非凡,叫卖声、吆喝声、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开启了小城满满烟火气的一天。
“谢谢你们,帮我搬了一趟又一趟,辛苦了。”摊贩王大姐接过执法人员手中的菜篮子,连连道谢。
为了把流动摊贩引导到新农贸市场固定设摊,搬迁前,执法人员通过向摊贩当面宣传、在主要路段张贴公告等方式,做足动员工作。
“今天我们5点多钟就来了,一直忙到10点半,摊主们都很配合,40多个摊位,一个早晨全部完成搬迁。”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张德荣一边介绍,一边帮着摊主整理物品。
“他们有什么诉求,我们能处理的都尽量帮助处理,所以,现在我们和摊主相处得像朋友一样,他们看到我们都会很真诚地打招呼,挺感动的。”张德荣介绍,开展文明执法、柔性执法以来,从前执法人员和摊贩间的“尴尬”关系得到了化解,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把市场管理好了,大家都受益。
“现在有了固定摊位,又有遮挡棚,晴天不怕晒、雨天不怕湿,我们经营稳定,收入也稳定了。”搬进新农贸市场后,70多岁的摊贩杨琴兰夫妻俩,也顺利找到了合适的摊位,售卖自家出产的蔬菜、红薯等农副产品。以前没有摊位,老两口挑着扁担,到处找位置。有了固定摊位后,客流量大了,老两口每天都能正常出摊售卖,补贴家用。
为流动摊贩划行规市,无疑给流动摊贩安了一个“家”。小小摊位,承载着摊主一家的生计,也承载着小城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是民声所呼,也是民生所需。
居民王金井每天都会上街采买新鲜蔬菜,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出来采买,就想一步到位。划行规市后,新农贸市场里蛋禽肉奶、瓜果蔬菜,应有尽有,她走上一圈,就能买齐。
“摊子都摆进来了,我们走进来买菜、买肉都很方便,不堵车,又安全。”走在新农贸市场里,王金井称赞不已。
说起这次为流动摊贩安家的事,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张发俊感叹不已,他说:“最开始,我们接到杏花小区居民投诉称,大量流动摊贩在巷道里叫卖,噪声和拥堵,给小区居民生活造成很大困扰。”经过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仰阿莎街道办等多方协调下,终于把一号桥的闲置地腾出来,为流动摊贩摆摊设点。
张发俊说:“城市管理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更多智慧,也需要更多的细心和耐心。实行划行规市后,让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百姓生活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