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11月02日

讲述乡村振兴故事 揭秘高质量发展密码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黔东南之行侧记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天英 王书燕 李锦辉 黎北平

“咱们车江大坝的蔬菜都是销往粤港澳大湾区的吗?”“请介绍一下黎平天麻产业目前种植规模和社会效益情况,谢谢。”“请谈一下东西部协作重点项目落地从江之后,给当地带来哪些帮助?”……由中宣部组织开展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我州榕江、黎平、从江等地,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们想要在基层一线探寻乡村振兴及产业发展的答案。他们说,与农户、项目负责人、基层工作者面对面交流后,“致富”这两个字变得更加具体和生动。

10月27日,采访团来到榕江县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园。一个个身着少数民族服饰、正在讲解当地农特产品的主播们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想不到‘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数据变成新农资、让直播变成新农活’这个理念真的在榕江实现了,该县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和培养农民成为乡村直播代言人,再让他们通过流量变现和直播带货来实现增收,这个做得非常好。”中国日报社记者王松松说,通过这种不同点位的调研、采访和观察,深刻认识到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不仅仅涉及农业生产和文化旅游,还可以助力更多领域行业的发展。

黎平县是“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的第二站。作为贵州省10个林业科技示范县之一,近年来,黎平县抢抓政策机遇,着力建设优质高效国家储备林,深挖“国储林+”模式,通过“国储林+珍稀树种”、“国储林+林下经济”、“国储林+森林旅游”、“国储林+招商引资”等,不断提升林业“含金量”,全力助推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一林多用。目前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中林(黎平)生态林业产业园也正在建设中,这让采访团感受到黎平县以发展林业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决心。 “现在黎平木材产业园还处于正在开发的状态,我们想把县里最强最好的林业资源发挥得更好,通过完善林业开发链条落在园区,让当地百姓获得更多生态红利。”黎平经济开发区自然资源分局副局长廖静华说。

从江县是粤港澳大湾区进入贵州的第一站,是贵州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核心区,具有“率先融入、抢先成势”的竞争位势。10月28日,采访团先后走进从江县大健康产业园、贵州盛世泰和医药公司、从江县粤黔协作共建产业园,就从江县建设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工作进行调研采访。

清洗、分拣、包装、加工、储运……在从江县农特产品集散中心,农投公司的工人们在分拣生产线上对基地采摘来的百香果正按订单打包发往全国各地。采访团的记者同行有的拿着相机进行拍摄,有的在和工人交流,认真深入探访一颗百香果的诞生以及百香果原料生产流程。

近年来,从江县将百香果作为 “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发展,全县有217个产业基地,种植面积达24900余亩,覆盖15个乡镇(街道)116个村。“今年的第一茬果较去年早了20天上市,为当地百香果电商销售赢得了先机,红利肯定就会多得多。”从江县七香公司董事长廖鑫说,目前企业正在努力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强化科技赋能,大力推进精深加工,推动全产业链发展,让优势更优、强势更强。

在百香果生产车间内,看到一颗颗金黄清香的百香果被送达分拣仓后,经过优果挑选、坏果淘汰,再按照果形大小分拣分出大果、中果、小果和空果后,果子各顺着输送带到达水果筐里。采访团记者杨赟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她说:“这次来到从江调研百香果产业,我还是非常惊讶的,能在大山里看到有这么一个智能化、规模化的生产环境,后续我们也会利用媒体的优势,去多角度、多方面地去报道,更好地宣传好当地的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两天的黔东南之行,采访团的记者们实地看到了榕江电商创新发展新模式、黎平的林下天麻、从江的百香果及中药材产业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大家纷纷表示,黔东南州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紧紧围绕产业振兴这条主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这次采访,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黔东南的产业发展,从田间地头来到生产车间,再看到产品直播基地,发现黔东南地区的产业不单单是一个独立的产业,而是一二三产业相互协同促进,拧成一股绳来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记者蒋艺婧表示,黔东南各项事业发展良好,基层一线有很好的新闻素材,期待下次再来黔东南深挖更有温度的新闻作品。

--> 2023-11-02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黔东南之行侧记 1 1 黔东南日报 c230858.html 1 讲述乡村振兴故事 揭秘高质量发展密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