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11月02日

老师精心设计的读书“陷阱”

□ 董红

老张是初二上学期半道接我们班的,已经是我们班的第三位语文老师了,说实话大家都很同情她,因为我班的语文成绩差得出了名。

我至今还记得她来上第一节课时满眼含光地问了一句:“哪位同学读过《红楼梦》?请举手。”结果,没有一个人举手。这真让她大吃一惊。不过,很快秋风扫落叶一样,老张目光里的失望就被希望取代了,又亮晶晶的了,看来她对“改造”我们充满了信心。

“以后请你们一定要多读书。”她客气地说。

我们见惯了狂风暴雨、歇斯底里的“吼”式教育,对于她那样比云朵还轻柔的提醒,起初倒也觉得新鲜,怎奈那种新鲜感就像蒲公英,一不小心就被时间的风给吹散了。

老张总是想方设法让我们多读书。怕我们回家不读,特意每周开设了一节读书课,监督我们在学校读。班级还布置了图书角,她号召同学们都从家带些课外书来。两天的工夫图书角里果然存了上百本书,后来才知道大多数都是老张自己拿来的。起初对于图书角的图书,大家还都象征性地翻一下,后来就连碰也不碰了。

说来,老张倒也识趣,从那以后很少再劝我们读书了。估计是觉得我们确实是朽木难雕,所以知难而退了。

一天,语文课讲完了,还剩了几分钟的时间,老张竟破天荒地唠起了家常,她问我们最喜欢做什么事。不知谁说了句“吃”,惹得全班同学一阵哄笑。谁知老张眼睛一亮,嘴巴像炒豆一样,“噼里啪啦”地蹦出了一串美食,什么莲叶羹、吉祥果、合欢汤、如意糕、木樨香露、玫瑰卤子、糖蒸酥酪、藕粉桂糖糕,酒酿清蒸鸭子、胭脂鹅脯……

本来临近中午,大家都饥肠辘辘的,一听到这么多好吃的,每个人都瞪圆了眼睛。正待我们听得唾液横飞时,老张却戛然而止,“下课!”留下了我们和一地的口水。

那堂课后,我们和老张不再敌对。如果吃货有段位,她一定是骨灰级别的前辈,值得被我们这些小兵小卒敬佩。

后来的语文课,我们的心特别齐,该问问、该说说,配合得特别棒。因为大家都想让老张顺溜地讲,然后剩下时间再详细地和我们说说那些美食都是什么样。老张引经据典,从糖蒸酥酪开始给我们讲起。

“……有凝如膏,所谓酪也。或饰之以瓜子之属,谓之八宝,红白紫绿,斑斓可观。溶之如汤,则白如饧,沃如沸雪……”

“……糖蒸酥酪是古代宫里的稀罕物,脂凝如膏,吹气胜兰,沁人肺腑……”

那一刻,我们的舌头成了小舟,在口腔里泛波荡漾,胃口被齐刷刷地吊了起来,有窗前的梧桐树那么高。

下课后,我们磨蹭着不放老张走。她开始还故弄玄虚,后来在我们的威逼利诱下,终于招了供,她说那些美食的主人都姓贾,都在《红楼梦》里。还说书里一共写了186种美食,把书读完了,吃货的段位怎么也能向上跳两级。

大家明知上了当,可还是有人和我一样下定了看这本书的决心。起初我只找有美食的文段来读,不知怎么的竟一不小心读完了整部书。犹如尽享了一顿饕餮大餐,回味无穷。

后来,老张就是这样设计了一个又一个诱人的“陷阱”,引我们往里跳,而我们也都心甘情愿地跳进去,并用力凿下井壁上的泥土,努力垫起属于自己生命的高度。

--> 2023-11-02 1 1 黔东南日报 c230883.html 1 老师精心设计的读书“陷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