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婵连) 近年来,岑巩县残联紧紧围绕残疾人实际需求,用好用足相关政策,拓宽就业创业渠道,促进就业增收,推进残疾人融入社会。
树立典型搭建平台。近三年来,岑巩县共获得“省级残疾人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基地”3个,“州级残疾人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基地”4个,获得省州扶持资金50.5万元,树立了残疾人创业就业典型,为该县残疾人自立自强、融入社会坚定了信念,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加助力,为提升残疾人创业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建立台账摸准需求。摸清残疾人就业意愿和技术能力,积极鼓励其就业创业,采取月度动态调整数据、季度跟踪收集信息的模式,精准掌握残疾人就业情况。
政策激励增强保障。通过开展2023年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工作,安置残疾人用人单位减免残疾人保障金,对68家用人单位开展年审,涉及96名就业残疾人。积极落实贫困残疾人从事辅助性就业所得报酬不计入家庭收入政策,有效提升残疾人就业积极性,增加残疾人家庭收入。
开展培训提升技能。通过开展就业培训需求调查,将就业赋能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以“智志双扶”激发残疾人就业增收的内生动力。近年来,该县残联组织开展了蜜蜂养殖、藤椅编织、电子商务等多项技能培训,通过培训职业技能,从而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解决就业难、经济难的问题,实现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