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11月06日

天马镇:

“辣”出红火日子

本报讯(通讯员 周燕 吴念 杨博) “这个辣椒的植株冠幅有1米以上,高度1.5米到2米左右,大家栽的时候,株距70厘米、行距1.2米,一亩地栽700到900株辣椒苗左右……”

在岑巩县天马镇白岩坪村落坑片区辣椒种植示范基地,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农人们忙碌在田间地头,正有序移栽辣椒苗。

“我们这里种的是 ‘德好朝天椒1号’品种,要是没有极端天气影响,栽种下去,一个半月后就可以采摘青椒了。”基地负责人杨光斌介绍。为抢抓农时和晴好天气,他雇请了30多个村民来移栽辣椒,一天能栽种30余亩,预计一周内全面完成移栽工作。

跑过运输、养过桑蚕、栽过烤烟的杨光斌,在产业发展这条道路上,不断“尝新”。这个深秋,他又大胆干了件“新鲜事”,和亲戚一起投入50万元,种植200亩“四季辣椒”。

“种一次,管三年,且一年四季可采收,是名副其实稳赚不赔的‘铁杆庄稼’。” 虽然是第一次试种,可杨光斌自信满满。投入资金、流转土地、采购种苗、雇请工人、移栽到田……杨光斌以实际行动率先开启了“蓝海”产业的“初体验”。

如何种得活、管得好、卖得火?

“公司出农资、给种苗、包技术、包产量、包回收。”杨光斌的自信和底气来自公司。通过实地考察、深度交流、双向选择,今年,杨光斌与广东德好科技院达成合作协议,构建了“企业+种植户”产业体系,通过公司派技术员全程蹲点指导、与公司以保底价签订订单收购合同,杨光斌提早吃上了“定心丸”。

“我们公司给种植户的保底亩产量是2500公斤,每鲜椒的保底收购价是6元,价格随行就市,保障种植户的亩产值在7500元以上。”薛刚是广东德好科技院派驻贵州的一名技术员,他告诉笔者,“德好朝天椒1号”品种是广东德好科技院研究人员将泰国青椒与中国朝天椒结合,研发培育成功的一个辣椒新品种,具有植株旺盛、耐寒抗冻、稳产高产等优点,且产出的辣椒辣口不辣心,适于制作蘸水、糟辣椒、干辣椒等,市场需求旺盛。目前,公司在重庆、成都、长沙等地都有稳定的订单,不少外贸订单,更是远销海外。

“只要温度超过5℃,水肥跟得上,这辣椒植株就能一年四季开花挂果,每株单产最低4公斤以上,长势好的一株能产9公斤左右。”为了让辣椒种得好、管得好、产得好、卖得好,目前,薛刚在村里租房住,24小时全天候跟踪辣椒苗的长势,并对辣椒移栽、管护、采收等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有效保障辣椒成活率和种植质量,促进产业增效、带动农户增收。

产业带就业,就业促增收。“除了盖膜、移栽、追肥、剪枝、催花等管护环节需要大量人工外,单单采摘这一项,一年一亩地就能带动300余人次务工,200亩辣椒一年需要6万余人次务工,年需支付务工费600多万元。” 杨光斌满怀信心地表示,下一步,一定努力将火红辣椒做成红火产业,为当地广大群众带来幸福的生活。

--> 2023-11-06 天马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231138.html 1 “辣”出红火日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