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淑岚) 近年来,雷山县坚持生态建设、生态教育、生态保护的建设原则,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自然教育活动,积极将保护地打造成为自然教育基地。
打造体验式课堂。从体验生态自然内容出发,将课堂延伸到森林公园,通过开展徒步雷公山等活动,体验森林资源内涵,促进课程和生态自然有机融合。今年以来,共开展徒步穿越雷公山主题活动2次。
开展观摩式教学。以雷山风景名胜区内郎德非遗文化传承展示馆为平台,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群众亲身观摩和参与刺绣、蜡染、芦笙制作等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今年以来,共开展风景名胜区自然教育1次。
互动式教学。将生态保护政策知识纳入课堂教学,通过宣传、有奖问答等方式,鼓励群众参与主题活动,形成人人爱护自然和文化的良好格局。今年以来,为群众发放宣传手册200份、宣传水杯50个、宣传袋50个,悬挂横幅2条,取得良好互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