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田清 王珺 冉勇
11月9日,夕阳西下,榕江县古州镇车江大坝沐浴在绚丽的霞光中,分外美丽。
“香港‘亲戚’上次来榕江比赛,夸我们车江大坝的菜好吃,我们多采一些捎去。”月寨村阳光女子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求仙,正和几位姐妹忙着采摘蔬菜,她们要为香港明星足球队准备一份特殊的礼物——时令蔬菜“大礼包”。
“大家要挑最好的摘!”杨求仙不时叮嘱道。
阳光女子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月寨村五组和六组村民组织成立的村集体合作社,社员全是留守妇女。
车江大坝是贵州为数不多的万亩大坝之一,气候温润、土地肥沃,是远近闻名的优质蔬菜产地。
长期以来,月寨村蔬菜种植一直是传统小户经营,管理粗放、产量小,收益低。
“我来牵头,姐妹们抱团一起干!”2017年10月的一天,55岁的侗族村民杨求仙与好友石珍、石莉等5位姐妹聚到一起,商议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事宜。
最后达成协议,合作社注册资金60万元,5位股东每人出资12万元。
消息在村里传开后,合作社社员很快由5户发展到42户。
“蔬菜生长离不开阳光,我们取名‘阳光蔬菜’,希望合作社向阳而生,顺顺利利。”杨求仙说,一个月后,阳光合作社在村委会挂牌。
说干就干!流转土地、下苗、覆膜、剪枝……几十名富有蔬菜种植经验的姐妹齐心协力,用心经营。
当年,合作社种植的280亩西红柿喜获丰收,圆润的果实挂满枝头,晶莹红亮,果香四溢。
“2月份下苗栽种,4月份开始采摘,一直采收到7月,收入达280余万元。”杨求仙说,车江大坝的西红柿比其他地方成熟早,头批果1公斤卖到4元多。
一筐筐刚采摘的西红柿,整齐地摆放在公路旁,红艳艳绵延数百米,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成为车江大坝一道亮丽的风景。
“阳光蔬菜”名气逐渐传开。
每到蔬菜采收时节,基地旁的公路上停满了广东、广西、贵阳、都匀等地前来收购“阳光蔬菜”的卡车。
合作社成立6年来,社员们的日子蒸蒸日上,家家户户建起小洋房,村民们称之为“蔬菜楼”。
“如今,乘着‘桥头堡’政策的东风,我们车江大坝的有机蔬菜,已端上了大湾区居民的餐桌。”杨求仙开心地对记者说。
截至目前,今年车江大坝已有3400吨优质蔬菜搭乘直通车发往粤港澳大湾区。
今年夏天,榕江比往年更为火热。“村超”刷屏网络,火爆出圈。
“村超”现场不仅有民族文化、非遗展演,还有农特产品展示、特色美食“投喂”……
杨求仙率合作社40多名姐妹亮相“村超”赛场,向观众展示推介“阳光蔬菜”。
她们化身“蔬菜女王”,将辣椒、豇豆、芹菜做成裙子,将西红柿做成项链,新颖而别致,令人称奇。
“阳光蔬菜”闪亮“村超”,一时名声大噪。视频发布后,网友纷纷点赞:嬢嬢们的蔬菜装好“酷炫”!
“在‘村超’球场上尝过我们拉拉队送的黄瓜、西红柿的游客,都找到村里来嘞,想要多买些带回家。”杨求仙回忆说,那段时间,她和社员们每天天不亮就到基地采摘、分拣蔬菜,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8月中旬,以陈百祥、黄日华领衔的香港明星足球队走进“村超”赛场,与榕江村民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赛。
期间,在榕江县安排的晚宴上,酸汤、牛瘪、卷粉等各色美食,受到香港明星足球队员的一致点赞。
“那晚,明星队球员们吃得很开心,不时夸奖我们车江大坝的蔬菜新鲜可口、味道好。”负责晚宴的榕江县乐言百吉酒店经理杨胜禄回忆说。
香港“亲戚”爱吃车江大坝蔬菜,杨求仙暗暗记在了心里。
受香港足协的邀请,今年11月11日,榕江“村超”联队将前往香港,与香港明星足球队进行二番战。
得知明天就是“村超”联队出发赴港的日子,杨求仙紧急召集姐妹们来基地采摘蔬菜,托球队给香港“亲戚”捎去。
“茄子、黄瓜、西红柿……一样都不能少!”姐妹们拎着菜篮,在菜地里穿梭着,精选细挑。
“这么晚了还在忙活?”过路的村民好奇地问。
“给香港‘亲戚’捎篮菜!”菜地里传来欢声笑语,伴着一阵轻快的鸣笛声。
不远处,一列高速列车在青山绿水间飞驰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