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潘春春 吴义环 见习记者 肖艳会) 为切实推进“建筑工匠”劳务品牌高质量发展,剑河县依托“一社五部”,即资金互助合作部、土地合作部、房宅合作部、劳务合作部、供销合作部,对外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劳务派遣、劳务输出,实现劳务品牌化推广、规模化输出、规范化培育,为乡村振兴添加新动能。
近日,剑河县柳川镇加禾村举行了一场建筑工匠培训课,专业老师系统讲述了“建筑材料的分类”“如何规避建筑风险”等理论知识。
“参加培训让我的建筑技术得到提高,比如工程中的石头比例,专业系统的培训对于我们这些技术工来说好处多多。”村民肖成保说。
过去,肖成保和村里的工友们靠着打零工的方式到处找活干,工资待遇得不到保障。自从村里建立了劳务合作部,由劳务部提前对用工单位进行实体考察,再进行订单式的培训,规模化输出劳动力,工作得到了有效保障。
据悉,加禾村外出务工人员有550人,其中,建筑行业占外出务工人员一半多。自2022年6月劳务部建成以来,村里技术带头人从过去的几人增加到四十多人,加禾村从事建筑行业的年人均收入也高于该县水平百分之三左右。
近年来,剑河县通过打造“建筑工匠”劳务品牌,有组织地开展技能培训和点对点输送外出务工,有效提升了群众就业稳定性、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