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龙尚源)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天柱县高酿镇“地良村日出云海”在微信朋友圈和抖音的持续发酵,吸引来无数本地和周边县市的游客,地良村“天地良缘”露营基地已然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让这个古老侗寨焕发出勃勃生机。
地良村距天柱县城27公里,全村共有580户2238人,侗族人口占总人口97%以上,侗族民居保存完好,平均海拔600米以上,森林覆盖率高,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浓厚的侗族文化。
近年来,地良村立足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按照“支部引路、党员带路、旅游铺路”的发展思路,搭乘乡村振兴“机遇快车”,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以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为依托,以开发自然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走出一条“生态宜居、乡村旅游”振兴之路。
“以前的地良村没有自己的产业,村集体收入近乎为零,村里的卫生环境、基础设施都不完善,这么好的旅游资源没有用起来,我们心里也非常苦恼。”地良村党支部书记龙安江回忆道。
如何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带动村寨发展和群众增收呢?自实现脱贫摘帽以来,地良村党支部利用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优势,积极探索贴合实际的特色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径,争取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乡村振兴示范建设资金共800万元,投入建设露营基地、特色民宿、风雨长廊、观景凉亭等乡村旅游观光项目。
此外,地良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结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带领党员和群众完成通村道路改造提升15千米,清理河道400米,国道两侧绿化景观提升5千米,美化庭院254个,侗族传统民居改造提升20栋。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不断提升,来到地良村游玩的人也越来越多。
目前,地良村依托乡村旅游发展农家乐、露营、民宿和特色产品经营,采取“党支部+公司+基地”的运作模式,引进专业团队对景区进行规范管理,预计每年能为村里带来10万元以上的收入。
依靠旅游带动消费,很多村民也在“家门口”找到了增收门路。村民龙仲模是一名脱贫户,从露营基地开发建设时起,就在其中务工,每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收入。
“明年,我打算在露营基地里开个小卖部,卖点本地的农家山货土特产,多挣点钱。”龙仲模乐呵呵地说。
“我们村从之前的‘空壳村’变成如今的美丽乡村,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也离不开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我打心眼里高兴。”龙安江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承载能力,积极探索村企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让更多的村民吃上‘旅游饭’。”
在村党支部的带动引领和党员群众的齐心参与下,地良村现已蝶变为国家级2A景区,先后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传统村落”、贵州省“美丽乡村·四在农家”示范村、“贵州省10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省级生态环保村”“贵州省魅力侗寨”“景观优美森林村寨”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