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赵虎芳) 近年以来,凯里市白午街道多措并举打好经济“组合拳”,助力乡村振兴。
抢抓政策机遇“谋发展”。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桥头堡”实施意见等政策机遇,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规划编制招商引资项目25个;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树品牌”工程,大力支持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发展,着力建设产加销一体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目前,辖区内特色食品企业8家、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厂1家、健康药业企业13家。
强化市场排查“夯基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决策部署,扎实做好中央新增财政资金直接惠企利民前期基础工作,完成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情况排查2161户,其中个体1241户、企业920户;完成填报非公企业数1032户;抽调57名干部全面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完成市场经营主体清查8105家。
聚力惠企纾困“筑同心”。围绕“贵人服务”品牌创建“四贵四心”核心内涵,把“坐等企业上门”转变为“主动上门服务”,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惠企纾困,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2023年白午网格辖区在续企业2296家,收到企业诉求38个,化解38个,化解率100%,发放《惠企纾困宣传手册》2100份。
加速农旅融合“促增收”。结合新城区建设规划和乡村旅游发展实际,按照“产城融合、产城互动”发展目标,围绕滨江大道区域优势,打造田园旅游休闲带,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升级。今年以来,同兴村、和平村草莓采摘园、玛瑙红樱桃基地吸引市民游客摘采1.2万人次,带动391户实现户均增收3500元。
壮大特色产业“蓄势能”。持续深化“三村工程”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产业蓄势能,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提质量,建成生猪养殖场28家,年出栏生猪2万头,产值约3540万元;集中打造核心区域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200亩,年亩产可达2400公斤,产值约400万元;建成市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300亩,辐射带动700亩,年产值约70万元。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