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田清 姚宁 龙晓慧 魏丽萍 通讯员 石叶宏 摄影报道
初冬时节,笔者深入锦屏县平略镇采访,看到各村寨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大片大片的钩藤绿叶葱葱、长势良好,已进入收获期。当地群众拿着镰刀,正在忙碌地收割钩藤,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
“钩藤好种植,易管理,市场价格也比较好,特别适宜我们上年龄的人种植。今年村里的钩藤长势不错,肯定又是大丰收,去年我家种钩藤收入差不多得了8000余元,明年准备再把规模扩大点。”该镇高朗村农户龙宪泽喜笑颜开地说。
“平略镇积极探索一条‘党建引领’+‘五合赋能’的产业发展新路子,积极推进产业发展,‘输血’最终要转变为‘造血’,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因地制宜,群策群力,让一部分群众通过发展钩藤产业致富增收。”该镇党委书记卢秋米说。
钩藤又称钩丁、吊藤、鹰爪风、倒挂刺等,是一种中药材,种植的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不大,易管理。具有清热平肝、熄风止痉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等。
平略镇是一个移民乡镇,大部分村寨地处清水江沿河两岸,林多地少,土地零散,产业很难集中连片。近年来,在锦屏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引导下,该镇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充分利用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钩藤种植产业,带领当地群众“走生态路,发绿色财”,钩藤种植已经成为该镇在乡村振兴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实现群众致富增收的一条新路子。
据悉,近年来,平略镇充分利用外出务工农户撂荒的田地和田边地角的空闲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采取“党支部+联合社+基地(农户)”模式,探索出一条“一镇联合、二制整合、三产融合、四化聚合、五链闭合”的产业发展新路子,联合社负责育苗、销售及技术指导,农户负责种植及管理。截至目前,全镇种植钩藤达1.3余万亩,可采收7000余亩,每亩可收益2500元至4500元。联合社共建有钩藤育苗基地20余亩,亩产钩藤苗3.5余万株,已按照每斤按照12元收购钩藤1500余公斤,带动周边群众就业300余人,实现“户户有增收,人人走致富路”。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