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11月15日

岑松镇南岑村:

种好五味子鼓起群众“钱袋子”

本报讯 (通讯员 杨梓微) 近日,在剑河县岑松镇南岑村的五味子苗木培育基地里,一株株五味子苗在大棚里茁壮生长。今年是南岑村种植南五味子的第二年,在长达两年的种植长跑中,南岑村先后发动村民完成了炼山打窝、种植、修建滴灌和采摘步道等相关工作,依托省级特色林下经济发展示范村建成南五味子种植基地,并将其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第一期规划项目,带动了全村120余人就地稳定就业。

“我们基地采用播种育苗的方式培育五味子苗。”南岑村第一书记龙昌源说道,“我们请教了专业的培育人员进行指导,来这里工作的大部分村民都有作物种植基础,在育苗工作中上手快,都能成为科学培育的‘育苗能手’。”

据龙昌源介绍,南岑村长期的产业有五味子,短期的产业有羊肚菌等,采用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方式,让生长周期不同的产业为后续的发展蓄力积能。此番将中药材种植加入特色种植产业的一部分,能够有力推动南岑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吸纳村里的闲置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促进村民增收。

对五味子苗木培育工作已经驾轻就熟的种植能手基地管护人员杨秀国说:“自从我们南岑村发展五味子种植产业以来,工作地点离家近,拿到工资补贴家用的同时还能学到一门新的种植技术,现在南五味子长势喜人,来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出于目前我国南五味子总体种植规模尚小,市场需求量大等方面的考量,南岑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东西部协作佛山市的资金支持,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带动南岑村239户实现增收。下一步,南岑村将在南岑村五味子种植基地的规划上下足功夫,划分示范种植区、采摘体验区、旅游观光区、娱乐休闲区等功能区,打造科技加持的智慧大棚,将基地的效益最大化,打造农文旅融合产业形成稳定收入。

大棚中一株株长势喜人的五味子苗,是村民鼓足致富“钱袋子”的底气,期盼来年五味子成群结串,以红色尽染山林,成功探索一条具备“南岑经验”的乡村产业致富路。

--> 2023-11-15 岑松镇南岑村: 1 1 黔东南日报 c232352.html 1 种好五味子鼓起群众“钱袋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