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刘辉 吴孝梅) 今年以来,黎平县把提高就业信息台账精准度作为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信息收集、比对、录入、分析和运用各环节下足绣花功夫,为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就业岗位,享受更优就业服务和更好就业惠民政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摸清底数,建好信息精准台账。按照“属地管理、分组负责、无缝对接、责任到人”的原则,在县、乡、村三级明确专人负责调度推进就业信息台账建立工作,并组织驻村第一书记、村支两委、安置点楼长、信息采集员、帮扶干部等基层一线力量,进行网格化走访,调查收集辖区内劳动力就业状况、务工分布、求职需求和培训愿望等信息,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建好数据全面精准的全口径劳动力就业台账,为促进脱贫人口充分就业提供信息保障。截至目前,推动6.49万人脱贫人口劳动力就业,占脱贫劳动力7.72万人的84.06%,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脱贫人口实现5.9万人就业目标。
强化审核,确保数据精准有效。各乡镇(街道)人社中心和乡村振兴工作站及时联合审查村级上报的务工信息,经乡镇(街道)相关分管领导共同签字认可后,于每月初录入相关信息系统。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乡村振兴局、县生态移民局等三部门每月上旬前对系统中劳动力务工信息进行抽查核实,及时更新更正数据,确保三家部门系统信息一致。截至目前,累计抽取20余次7000余条信息,更正信息2800余条。
动态管理,落实精准就业服务。明确专人动态更新管理就业信息台账,及时掌握未就业劳动力的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宣传、岗位推荐、职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等“1311”就业创业服务。目前,依托劳务联络工作站、东西部协作服务中心、劳务便民暖心屋、零工市场等就业公共服务载体开展“线上+线下”直播送岗、中大型专场招聘会等各类就业创业服务18万余人次,帮助有就业意愿的16.5万余人实现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