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能秋
政绩观是党员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政治立场和境界格局的集中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政绩观问题,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重大问题,为广大党员干部立身处世、干事创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
2022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指出:“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我们谋划推进工作,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从党的初心使命和根本宗旨出发,深刻阐述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执政理念、为民情怀,这种为民造福的政绩观,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根源于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和根本宗旨,根源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
政绩观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影响到干部队伍成长。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效让人民满意,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看是否符合“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是否符合发展实际和客观规律、是否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坚决防止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切实解决好“树什么样的政绩”的问题。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大局,始终担当尽责干、提高本领干、求真务实干、严守规矩干,解决好“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在主题教育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要真抓实干,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始终涵养实干的品格、保持实干的状态,扑下身子、狠抓落实。同时,“如何保持政绩连续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始终保持矢志奋斗的战略定力,紧扣主题教育“建新功”的要求,对已有部署和规划,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践要求的、符合人民群众愿望的,就要坚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党员干部党性强不强、纯不纯,直接影响政绩观的正确与否、牢固与否,这就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什么样的党性修养树政绩的重要论述”,始终坚定立党为公的党性修养。
二、党员干部应如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6月20日,省委书记、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徐麟在第一批主题教育的专题党课中强调,在具体工作要处理好六方面的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和从政道德底线。始终对党绝对忠诚、严守纪律规矩。拧紧理想信念的“总开关”,要矢志不渝地坚定理想信念,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坚持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切实把“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落实到行动上。守住不以权谋私的底线,守住权力关,不为私欲所动、不为私情所困、不为私利所惑。二是正确处理好上下级关系,既要对上负责,也要对群众负责,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是统一的、坚决执行下级服从上级原则、必须防止以“对上负责”为名干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事。三是正确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要善谋全局、抓好大事,也要注重细节、管好小事,要分清“大道理”与“小道理”、统筹好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关键小事”。四是正确处理好“远与近”的关系,要着眼长远,但不能好高骛远;要干在当下,但不能急功近利;要远近结合,一张蓝图绘到底。五是正确处理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在发展速度和质量问题上、在债务和投资问题上、在发展和民生问题上,要始终坚持按规律办理、按规矩做事,量力而行,符合科学精神。六是正确处理好“干净与干事”的关系。“干净”是立身之本、“干事”是职责所在。以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的清廉本色,努力干成一番新事业、干出一片新天地。
三、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在开展主题教育中,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要坚定不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工业为先,着力调结构强实体。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符合新发展理念、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政绩观,紧紧抓住新国发2号文件和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政策机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实施“大数据+”行动计划,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主导产业抓招商抓项目补工业短板,不断深化与佛山市合作,实施东西部合作共建产业园,围绕企业用地、用能、用工、用电、用气、物流等做好服务保障。
(二)推进城镇建设,提升城镇品质。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五个大提升”行动,推进城市精心规划、精品建设、精致管理,增强发展活力,扎实推进城镇“四改”,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要做强城镇经济,大力发展消费经济和创新经济,打造夜市街、美食街,推进商旅、文娱等城镇经济业态融合发展。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持续提升小区物业规范化管理水平。
(三)加强产业发展,着力抓衔接促振兴。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条底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用好五年过渡期支持政策,做好重点群体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常态化开展“3+1”保障问题排查整改。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断提升农业规模化、链条化、品牌化水平。
(四)发展乡镇旅游,着力优业态树品牌。大力实施旅游产业化“四大行动”,加强乡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挖掘、开发和利用好民族文化,推进实现旅游大提质,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补齐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短板弱项,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五)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要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要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创业工作。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提高各类办学水平。要推进健康黔东南建设,加快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建立和完善各级优质服务体系。要健全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统筹制度,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
(六)紧盯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三项重点”工作。一要紧盯GDP增速强攻坚。目前已近年终,要围绕年初制定目标任务,全力补齐工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零售业等短板指标,确保全年目标实现增长。二要紧盯高质量考核补短板,扎实抓好“四新”质效、“四化”建设、民生保障等工作,做强优势指标、补齐短板指标。三要紧盯2024年工作抓谋划。认真梳理明年重点任务,把好主攻方向,合理确定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
(七)聚焦主题教育,狠抓工作措施落实。抓好理论学习,做好主题教育深化、内化、转化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抓好推动发展,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体现在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上。抓好检视整改,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抓好建章立制,做到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套机制、堵塞一批漏洞,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作者单位:岑巩县人大常委会)

